文章解析

zhōng
qíng
lìng
·
·
tíng
tíng
qiū
shuǐ
róng

朝代:宋作者:蔡伸浏览量:3
tíng
tíng
qiū
shuǐ
róng
tiān
shuǐ
kōng
yún
wàng
zhōng
kōng
rén
zài
guǎng
广
hán
gōng
shuāng
zhěn
píng
fēng
xiǎo
fáng
lóng
lián
jīn
míng
yuè
qīng
fēng
jūn
tóng

译文

秋水中亭亭玉立的芙蓉花如同玉雕般明澈。远处天水相接,仿佛漂浮在空中。遥望碧空云霞渐渐染上了暮色,恍惚间仿佛置身于月宫仙境之中。绣着双丝纹的玉枕静静摆放,曲折的屏风隔出私密空间。小巧精致的闺房更显寂寥。最令人惆怅的是今夜,这般光景明月皎皎清风徐徐的美景仍在,却再难找到与你共赏的机缘。

逐句剖析

"亭亭秋水玉芙蓉":秋水中亭亭玉立的芙蓉花如同玉雕般明澈。

"天际水浮空":远处天水相接,仿佛漂浮在空中。

"碧云望中空莫":遥望碧空云霞渐渐染上了暮色,

# 莫:一作暮。

"人在广寒宫":恍惚间仿佛置身于月宫仙境之中。

"双缕枕":绣着双丝纹的玉枕静静摆放,

"曲屏风":曲折的屏风隔出私密空间。

"小房栊":小巧精致的闺房更显寂寥。

"可怜今夜":最令人惆怅的是今夜,

"明月清风":这般光景明月皎皎清风徐徐的美景仍在,

"无计君同":却再难找到与你共赏的机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诉衷情令·亭亭秋水玉芙蓉》是宋代词人蔡伸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开篇以“亭亭秋水玉芙蓉”起笔,如同一幅画卷缓缓展开。随后,“天际水浮空”“碧云望中空暮”等意象接踵而至,共同构筑出仿若广寒宫般清冷、幽寂的意境。下片聚焦于“双缕枕”“曲屏风”等室内陈设。这些精致却略显单调的物件,与室外“明月清风”的自然景象形成鲜明对照。室内的孤寂与室外的自在,相互映衬,更添几分惆怅。最终,词作以“无计君同”收束全篇,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寂情怀,毫无保留地流露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蔡伸(1088~1156),南宋词人。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之孙,早年与兄蔡佃、蔡伷先后蜚声太学,时号“三蔡”。政和进士,历太学博士、徐州通判等职,还曾入高宗幕府。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蔡伸擅长书法,字画遒劲,又通晓音律,工词。词风雄健俊爽,部分作品感慨壮志难酬。部分词作有南唐词人风致,与周邦彦风格相似。代表作品有《菩萨蛮·广陵盛事》《蓦山溪·登历阳城楼》《点绛唇·登历阳连云观》等。著有《友古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亭亭秋水玉芙蓉。天际水浮空”开篇描绘了一幅秋水之上,芙蓉花亭亭玉立的画面,展现出荷花的高洁与柔美。接着写远处水天相接,天空仿佛漂浮在水面之上,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意境,为全词奠定了清冷的基调。“碧云望中空暮,人在广寒宫”词人望着空中的碧云,直到暮色降临,却未见思念之人,心中充满失落。“人在广寒宫”将思念之人比作居于广寒宫的仙子,既写出了对方的遥远与不可及,也暗示了其如仙子般清冷、高洁,同时也烘托出词人的孤独寂寞。下片“双缕枕,曲屏风。小房栊”这三句聚焦于室内场景,描写了成双的丝缕枕头、曲折的屏风以及狭小的房间。“双缕枕”暗示了词人对与爱人相伴的渴望,如今却只能孤身一人,更显凄凉;“曲屏风”“小房栊”则描绘出居所的狭小与幽深,进一步烘托出孤寂之感。“可怜今夜,明月清风,无计君同”结尾直抒胸臆,感慨今夜月色美好,清风拂面,如此良辰美景,却无法与心中所爱之人一同欣赏。“可怜”二字饱含惋惜与无奈,将词人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突出了其内心的遗憾与愁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

下一篇:宋·孙道绚《滴滴金·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