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ǎi
sāng
·
·
hóng
chuāng
xīn
míng
jiù

朝代:宋作者:晏几道浏览量:3
hóng
chuāng
xīn
míng
jiù
yóu
wǎn
shuāng
luó
cùn
qiū
qiān
míng
zhū
jué
wèi
duō
xiǎo
lái
zhú
tóng
yóu
guàn
tīng
qīng
jīn
cuō
tuó
nǎo
luàn
gōng
yūn
cuì
é

译文

红窗下她依旧是那美丽的姑娘,名字未曾改变,还是梳着双螺髻。她那如秋水般的眼眸,千斛明珠与之相比都不算多。小时候曾与她一起骑着竹马游玩,听惯了她那清脆的歌声。如今时光虚度,岁月已非,愁绪烦乱间,她不自觉地蹙眉,让眉上的翠色妆容也有些凌乱。

逐句剖析

"红窗碧玉新名旧":红窗下她依旧是那美丽的姑娘,

# 碧玉:此处用作歌女的代名。南朝宋汝南王之妾、唐朝乔知之之婢,皆名碧玉,后世成为了地位低下的美女的通称。,红窗:泛言歌女所居之处。

"犹绾双螺":名字未曾改变,还是梳着双螺髻。

# 犹绾双螺:仍旧梳着少女的发型,即两个螺形的髻子。绾,盘绕拢系之类的动作。

"一寸秋波":她那如秋水般的眼眸,

# 秋波:以秋水波浪的澄澈流动比喻女子目光眼神的美丽动人。

"千斛明珠觉未多":千斛明珠与之相比都不算多。

# 斛:旧时的一种量器。

"小来竹马同游客":小时候曾与她一起骑着竹马游玩,

# 竹马:一种儿童游戏,跨一根竹竿当马骑,跑着玩儿。,小来:自小幼小以来。

"惯听清歌":听惯了她那清脆的歌声。

"今日蹉跎":如今时光虚度,岁月已非,

"恼乱工夫晕翠蛾":愁绪烦乱间,她不自觉地蹙眉,让眉上的翠色妆容也有些凌乱。

# 晕翠蛾:描眉化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采桑子·红窗碧玉新名旧》为北宋晏几道的词作。词中歌女虽不复往昔声名鼎盛,却无愁绪悲叹。她依旧梳着少女双螺髻,以开朗乐观之态直面生活,这般心性在当时颇为难得。忆起昔日,她眼眸如秋波流转,光彩照人,千斛明珠亦难及她的明艳,心中满是满足与成就。又念起幼时一同骑竹马游乐的伙伴,那份纯真欢乐的童心,她始终未丢。然而,时光无情。词末两句,流露出淡淡感慨。岁月逝去,精心描眉擦粉,也难再复年少时的天生丽质,尽显岁月变迁的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描写歌女生活与心境的词。通过描绘歌女往昔的出众容貌与风光,如“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以及当下虽不复当年却依旧乐观面对生活的状态,还提及幼时游乐等经历,展现了她的心态变化,抒发了岁月变迁的淡淡感慨。

2. 分段赏析

“红窗碧玉新名旧,犹绾双螺”,开篇点明歌女身份,“红窗”暗示其生活环境,“碧玉”指代美丽女子,名字未改,发型依旧是少女时的双螺髻,描绘出她在形象上保留着往昔的青春模样,给人一种岁月似乎未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迹之感。“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着力刻画歌女的眼眸,将其秋波般的眼神形容得极为动人,即便千斛明珠与之相比,都显得逊色,极言其昔日光彩照人,魅力非凡,侧面展现出她曾经备受瞩目的情景。“小来竹马同游客,惯听清歌”,回忆起小时候与伙伴们骑着竹马一同游玩,并且听惯了这位歌女清脆的歌声,传递出一种纯真美好的童年氛围,也暗示了歌女的才艺早为人知,为众人喜爱。“今日蹉跎。恼乱工夫晕翠蛾”,笔锋一转,回到当下,感慨时光流逝,岁月蹉跎。“恼乱工夫”体现出如今为了装扮自己需要花费不少心思,而“晕翠蛾”即精心描画眉毛,却也难掩岁月痕迹,流露出对青春不再的无奈与惆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

下一篇:宋·吕本中《柳州开元寺夏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