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àng
lín
chūn
líng
·
·
shí
yuè
sān
shí
jiàn
xuě

朝代:宋作者:毛滂浏览量:3
dié
chū
fān
lián
xiù
wàn
huí
xiù
luò
huā
fēi
méng
méng
zhǎng
zhù
qiáo
bié
hòu
nóng
xiāng
dǒu
zhàng
yǒng
lòu
rèn
mǎn
yuè
shēn
yún
hòu
hán
jìn
liú
zhǐ
lián
hòu
tíng
méi
shòu

译文

雪花初落,如同蝴蝶翻动帘幕上的绣纹。无数玉女、一起舞动衣袖,恰似雪花纷飞。雪花如落花飞絮般濛濛飘落,长久回忆起、灞桥送别之后的情景。在散发着浓香的斗帐中,独自度过漫长的夜晚。任凭满地积雪,月色深沉,云层厚重。夜寒侵袭,却不靠近流苏帐,只是可怜、后庭的梅花,被风吹落了许多。

逐句剖析

"蝴蝶初翻帘绣":雪花初落,如同蝴蝶翻动帘幕上的绣纹。

# 蝴蝶:喻雪片飞舞。

"万玉女、":无数玉女、

"齐回舞袖":一起舞动衣袖,恰似雪花纷飞。

# 回:指飘飞。

"落花飞絮濛濛":雪花如落花飞絮般濛濛飘落,

# 濛濛:一作蒙蒙。

"长忆著、":长久回忆起、

"灞桥别后":灞桥送别之后的情景。

# 灞桥:用灞桥风雪中有诗思事,唐昭宗宰相郑綮能诗,人问其新作,他回说自己的诗思在灞桥风雪中(见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这里语含双关,灞桥又是唐人折柳饯别之处所,此扣离别之意。

"浓香斗帐自永漏":在散发着浓香的斗帐中,独自度过漫长的夜晚。

# 漏:即漏箭,为古代宫中计时器具。意夜深。,浓香:代指梅花。

"任满地、":任凭满地积雪,

"月深云厚":月色深沉,云层厚重。

# 月深云厚:指积雪。

"夜寒不近流苏":夜寒侵袭,却不靠近流苏帐,

# 流苏:帘帐上垂下来的繐子,用彩羽或丝织品制成,起装饰作用。这里泛指帘幕。

"只怜他、":只是可怜、

"后庭梅瘦":后庭的梅花,被风吹落了许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是北宋毛滂所作的一首咏物词。上片以博喻手法描绘飞雪动态美,将雪比作“蝴蝶”“玉女”“落花”“飞絮”,寄托词人飘荡羁旅之悲情;下片用衬托法,以寒梅衬白雪,写雪的静态美,寄托词人孤高志趣。全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营造出秀雅飘逸的风格,在咏物中言情、寄托,体现了词人的艺术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毛滂(1061~1124?),北宋词人。字泽民,号东堂,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自幼酷爱诗文词赋,长于诗词,苏轼称其“文词雅健,有超世之韵;气节端厉,无徇人之意”。其词作饶有情韵,婉丽可诵,描写别情,语尽而情意不绝,其中《临江仙·都城元夕》中“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句,境界似晚唐律诗。代表作品有《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浣溪沙·泛舟》。著有《东堂集》《东堂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作者在十一月三十日见雪。毛滂从政的五十多年,北宋政坛剧烈动荡,党争不断,他的仕宦生涯深受其害。毛滂醉心文学,性爱丘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下,毛滂见雪而作此词,以寄托自己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词。介绍了十一月三十日的雪景,描绘了飞雪的动态与静态美,体现了雪的多姿多彩。营造出优美、静穆的意境,表达了词人对雪的赞美以及孤高的志趣。

2. 写作手法

比喻:“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女蒙蒙”,将雪比作“蝴蝶”“玉女”“落花”“飞絮”,多角度描绘雪的形态,生动形象地展现出飞雪的动态美。正衬:“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以寒梅衬白雪,以梅之高格衬托雪之洁白,同时也寄托了词人的孤芳、高洁志趣。动静结合:上片写雪的动态美,下片写雪的静态美,动静结合,使雪景更具立体感,也融入了词人的思想感情。

3. 分段赏析

上片:“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词人别出心裁,将飘雪比作蝴蝶翻动帘幕绣纹、玉女舒展舞袖,以细腻的比喻与拟人手法,赋予雪花灵动姿态,营造出飘逸唯美的视觉效果。继而笔锋一转,“落花飞絮濛濛,长忆著、灞桥别后”,借雪花如落花飞絮的濛濛之景,自然过渡到对“灞桥别后”的回忆。“灞桥”,与雪景交织,既点明时令之寒,又暗藏别后孤寂,情景交融中见思念绵长。下片:“浓香斗帐自永漏”,以“浓香”“斗帐”的温暖意象反衬“永漏”的漫长清冷,体现词人独坐帐中、时光难捱的孤独。“任满地、月深云厚”则放任外界风雪弥漫,暗含内心对现实的疏离与无奈。结句“夜寒不近流苏,祗怜他、后庭梅瘦”尤见匠心:“不近流苏”见其甘愿忍受寒冷,“怜梅瘦”以拟人手法借梅花的清瘦自喻,既写对自然景物的怜惜,亦隐含对自身处境的感怀。全词以景起,以景结,在雪景与别情、外界与内心的交织中,委婉传递出孤寂怅惘的心境,语言婉约而意蕴深长。

4. 作品点评

此词紧扣“见雪”主题,巧妙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描绘雪景,又借景抒情,将别后思念与冬日孤寂融入其中,语言婉约,意境清幽,展现了毛滂词作细腻的抒情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词好处乃在上半阕。蝴蝶翻飞绕帘,是近观;玉女挥袖翩翩,乃是仰空而望。飞雪似落花飞絮三月天,又使人忆起灞桥绿烟,杨花柳絮,更使人联想起风雪灞桥,寻梅觅诗。总之,驰骋想象,巧比妙喻,是上半阕的诱人之处。结处之忧梅,则词尽而意不尽意尽则情不尽。惜春护花之情,悄然而出。以“月深云厚”来喻雪,亦是奇笔。月何以有深浅?云何以存厚薄?若谓月即是月,云即是云,月深即夜深,云厚即阴重,那又何必写月写云?析其为状雪则大妙。月是雪之光色,云是雪之外形,能到此境,非等闲作手所能企及。

现代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元曲大家王星琦《雪》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戒杀诗》

下一篇:宋·周邦彦《夜游宫·一阵斜风横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