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巾慵整露苍华":诗人随意地整理着头巾,露水沾湿了青色的花草,
# 露苍华:指光亮的头发露在外面。,慵整:懒整,即随便束在头发上。,幅巾:古代男子不戴帽时用一幅捐来束头发,是一种儒雅的装束,这幅捐称为幅巾。
"度陇深寻一径斜":他穿过陇山,沿着一条斜斜的小径深入探寻。
# 度陇:登上高高的土墩。陇:通玺,指高而不相连的土墩。
"小雨初晴好天气":小雨刚刚停歇,天气变得格外晴朗,
"晚花残照野人家":傍晚的阳光洒在残花上,映照出乡村人家的宁静。
# 残照:夕阳。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初晴》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即兴诗。诗的前两句“幅巾慵整露苍华,度陇深寻一径斜”描绘了诗人随意整理头巾,慵懒地漫步在田间小径上的情景,展现了内心的闲适与自在。后两句“小雨初晴好天气,晚花残照野人家”通过对小雨初晴、晚花残照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表达了内心的豁然开朗。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从慵懒到愉悦的心境转变,体现了老年归隐的自然与豁达。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诗人将自身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小雨初晴好天气,晚花残照野人家。”通过描写“小雨初晴”“晚花残照”等自然景象,烘托出内心的豁然开朗和宁静愉悦。这种手法使自然与心境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对比:前两句“幅巾慵整露苍华,度陇深寻一径斜”描绘了诗人慵懒、漫无目的的状态,表现出一种老暮的烦闷与无聊;后两句“小雨初晴好天气,晚花残照野人家”则展现了豁然开朗的心境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前后对比,突出了诗人从慵懒到豁达的心境转变。白描:“小雨初晴好天气,晚花残照野人家。”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直接描绘所见所感,“小雨初晴”“晚花残照”“野人家”,没有过多的修饰,却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展现了自然之美。反衬:以动衬静,诗中“度陇深寻一径斜”通过描写诗人行走的动作,反衬出乡村的宁静与幽深,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幅巾慵整露苍华,度陇深寻一径斜。”诗人以“幅巾慵整”描绘了自己的闲适状态,表现出一种不修边幅的自然之美。“度陇深寻一径斜”则通过描写行径,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闲适的基调。后两句:“小雨初晴好天气,晚花残照野人家。”“小雨初晴”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清新景象,给人以舒适、惬意之感。“晚花残照野人家”则通过描写傍晚时分的野花和夕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美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
上一篇:宋·释文珦《探幽》
下一篇:宋·米芾《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