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ǎn
tíng
fāng
·
·
qiǎn
yuē
huáng

朝代:宋作者:刘过浏览量:3
qiǎn
yuē
huáng
qīng
yún
luó
dài
jiào
shū
zhuāng
jiǎn
qīng
miàn
xīn
yàng
xiǎo
luán
huáng
měi
wèi
huā
yāo
ruǎn
róng
duì
xié
yín
chuáng
chūn
lái
bìng
lán
xūn
bàn
xiē
mǎn
háng
cháng
bēi
liáng
rén
shì
gǎi
sān
chūn
nóng
yàn
fán
shuāng
shì
rén
guī
luò
yún
sàn
gāo
táng
tòng
niàn
píng
shēng
fēn
lín
lǎo
fēng
guāng
luó
qún
zài
píng
shuí
wèi
qiú
fǎn
hún
xiāng

译文

浅浅涂抹嫩黄,轻轻匀开眉黛,有意让妆容随意自然。轻拨琵琶,那模样如同新颖小巧的鸾凰。常因她如花般娇艳、玉般柔嫩,面对客人时,姿态娇柔地斜靠着银床。春天来了她却染病,如兰香渐渐消散,连舞衣都显得单薄而空荡。满心悲凉啊。人事已变,昔日如三春般艳丽繁茂,一夜之间如遭繁霜侵袭。好似洛水女神回归洛浦,又如高唐的彩云飘散。悲痛地思念你啊,一生的缘分,辜负了我这临老的美好时光。她的罗裙还在,可又能让谁为我,求得返魂香,让她复生呢。

逐句剖析

"浅约鸦黄":浅浅涂抹嫩黄,

"轻匀螺黛":轻轻匀开眉黛,

"故教取次梳妆":有意让妆容随意自然。

"减轻琶面":轻拨琵琶,

"新样小鸾凰":那模样如同新颖小巧的鸾凰。

"每为花妖玉软":常因她如花般娇艳、玉般柔嫩,

"容对客、斜倚银床":面对客人时,姿态娇柔地斜靠着银床。

"春来病":春天来了她却染病,

"兰薰半歇":如兰香渐渐消散,

"满笐舞衣裳":连舞衣都显得单薄而空荡。

"悲凉":满心悲凉啊。

"人事改":人事已变,

"三春秾艳":昔日如三春般艳丽繁茂,

"一夜繁霜":一夜之间如遭繁霜侵袭。

"似人归洛浦":好似洛水女神回归洛浦,

"云散高唐":又如高唐的彩云飘散。

"痛念你、平生分际":悲痛地思念你啊,一生的缘分,

"辜负我、临老风光":辜负了我这临老的美好时光。

"罗裙在":她的罗裙还在,

"凭谁为我":可又能让谁为我,

"求取返魂香":求得返魂香,让她复生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满庭芳·浅约鸦黄》是宋代晁端礼创作的一首词。词中围绕对一位女子的怀念展开。开篇描绘女子妆容、姿态之美,“浅约鸦黄,轻匀螺黛”,以及她娇弱的形象,又提及她的生病,为下文的悲凉氛围做铺垫。下半部分则笔锋一转,感叹人事变迁,女子如洛浦神女离去、高唐云散,抒发作者对其深深的痛念,感慨自己临老却辜负了美好时光。写作手法运用细腻的描写,如对女子妆容、神态的刻画,生动展现其形象。借景抒情与用典相结合,以“三春秾艳,一夜繁霜”暗示女子命运变化,用“人归洛浦,云散高唐”的典故增添情感的深沉与凄美。上阕从女子妆容着笔,通过对其梳妆、容貌、姿态的描写,展现其娇柔之态,“春来病”转折,暗示命运变化。下阕直抒人事变迁的悲凉,借典故强化女子逝去的哀伤,“痛念你”几句直白倾诉对女子的思念与遗憾,结尾以奇特想象收束,尽显悲痛。此词情感真挚深沉,晁端礼以细腻笔触将对女子的怀念与自身的悲凉之感表达出来,描写与抒情、用典巧妙融合,语言凝练且富有表现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诗人

刘过(1154~1206),南宋词人、诗人。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终身未入仕,流落江湖间,曾从辛弃疾游,晚年寓居昆山。刘过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刘”。今存其词八十多首,多感时论事、抒写平生豪气之作。其诗作多悲壮感慨。代表作品有《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沁园春·张路分秋阅》《登多景楼》等。著有《龙洲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浅约鸦黄,轻匀螺黛,故教取次梳妆”,从语言角度,“浅约”“轻匀”词精准细腻,生动描绘出女子随意却又恰到好处的梳妆姿态,展现出一种自然随性之美。在形象塑造方面,寥寥数语勾勒出女子精致的妆容,暗示其美丽动人。从表达技巧来看,为后文对女子形象的进一步刻画做铺垫。“减轻琶面,新样小鸾凰”,运用借代手法,以“琶面”代指琵琶,从音乐器具的角度暗示女子的才艺。“新样小鸾凰”则通过比喻,将女子弹奏琵琶的样子比作小巧的鸾凰,形象地展现出女子的灵动与娇俏。“每为花娇玉嫩,容对客、斜倚银床”,从内容主题上,着重突出女子的娇柔美丽,“花娇玉嫩”从视觉上强化其美貌,“斜倚银床”的姿态描写,更增添了几分慵懒妩媚。“春来病,兰薰半歇,一管舞衣裳”,笔锋一转,以“春来病”暗示女子身体状况变差,“兰薰半歇”用象征手法,以兰香渐歇比喻女子美好状态的消逝,“一管舞衣裳”则从侧面烘托出女子病弱之态,为下阕的情感转折埋下伏笔。下阕:“悲凉。人事改,三春秾艳,一夜繁霜”,开篇以“悲凉”二字直抒胸臆,奠定下阕情感基调。“人事改”直接点明主题,引出下文对女子命运变化的感慨。“三春秾艳,一夜繁霜”运用对比和比喻,将女子曾经的美好比作三春的艳丽繁花,而如今的变故比作一夜之间的繁霜,强烈地表现出命运的无常与残酷。“似人归洛浦,云散高唐”,运用典故,以洛浦神女离去、高唐云散来比喻女子的逝去或离去,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沉,增添了凄美之感。“痛念你、平生分际,辜负我、临老风光”,从内容主题上,直白地倾诉出作者对女子的深切怀念和痛惜,“痛念”一词凸显情感之浓烈,感慨自己临老之际失去美好,充满遗憾。“罗裙在,凭谁为我,求取返魂香”,从表达技巧看,以奇特的想象收束全词,女子的罗裙尚在,作者却只能幻想求得返魂香让其复生,将悲痛、思念之情推向极致,言有尽而意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南乡子·今年重九,知命已向成都,感之,次韵》

下一篇:宋·吴文英《玉京谣·蝶梦迷清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