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梦迷清晓":庄周梦蝶般的迷离中迎来清晓,
# 蝶梦:即庄周梦蝶事。清晓: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万里无家":我漂泊万里无家可归,
# 万里无家: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
"岁晚貂裘敝":岁末时黑貂裘已破旧不堪。
# 貂裘敝:《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载取琴书":携琴带书赴往京城,
# 琴书:指琴与书籍。
"长安闲看桃李":却只在长安城中闲看桃李盛开。
# 桃李:借桃李盛开喻人世的繁扰与仕途的升沉。,长安:代指南宋京城。
"烂绣锦、":绚丽的锦绣、
"人海花场":人潮如海的花场,
"任客燕、":任凭游子如燕子般漂泊、
# 客燕:客居的燕子,春来秋去。
"飘零谁计":又有谁会在意他们的飘零。
"春风里":春风拂过。
"香泥九陌":多条道路上满是带着花香的泥土,
# 九陌:本指古代长安的九条街道。后泛指都城的大道。,香泥:杂有落花的泥土。
"文梁孤垒":我却像华丽屋梁下孤单的燕巢无依无靠。
# 孤垒:指燕巢。,文梁:有彩饰的屋梁。
"微吟怕有诗声翳":轻声吟诗,担忧诗中的愁绪被遮盖。
# 翳:遮盖。此字按词谱为下句首。
"镜慵看、":懒得对镜梳妆、
# 慵:懒。
"但小楼独倚":只在小楼独倚栏杆。
"金屋千娇":他人金屋藏娇,
# 金屋:用汉武帝金屋藏娇典。
"从他鸳暖秋被":鸳鸯暖被,我却不慕繁华。
"蕙帐移、":蕙草帐幕轻轻移开、
"烟雨孤山":烟雨笼罩的孤山静默伫立,
# 孤山:指西湖孤山。
"待对影、":等待与梅花影子相对、
"落梅清泚":看落梅倒映在清冽的水波中。
# 泚:鲜明貌。
"终不似":终究比不上。
"江上翠微流水":江上翠微山水的悠然自在。
# 翠微:指山峦。
"陈仲文自号藏一":陈仲文,他自取的名号为“藏一”,
# 陈仲文:即陈郁,字仲文,号藏一。
"盖取坡诗中":原来是取自苏轼的诗“
"万人如海一身藏":万人如海一身藏”。
"为度夷则商犯无射宫腔制此赠之":所以自度了“夷则商、犯无射”调以赠他。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赠友词。全词以友人陈郁的漂泊生涯与超然心境为核心,既表达了对友人孤寂境遇的深切同情,又赞颂其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高洁品格。
2. 写作手法
化用:“蝶梦迷清晓”化用《庄子·齐物论》中“庄周梦蝶”典故,以蝴蝶的翩然自得隐喻友人虽身处困境却豁达超脱的心境。“载取琴书”这一句,借用了王逸《九思·伤时》中“且从容兮自慰,玩琴书兮游戏”的意境,描述陈生带着琴和书前往京城,以此为乐,排遣忧愁。其中“取”是虚词,没有实际含义。原本“长安”指代追求功名的地方,在这里被用来指代临安;词中写他“闲看桃李”,实则是通过观察京城中的繁华与官场起伏,展现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比喻:“任客燕、飘零谁计”以“客燕”比喻友人如候鸟般漂泊无定,呼应“万人如海一身藏”的孤寂感,强化其身世浮沉的悲剧色彩。渲染:“烂绣锦、人海花场”以“烂绣锦”渲染京城繁华如锦绣的喧嚣场景,与“任客燕飘零”形成强烈反差,突出友人在名利场中遗世独立的形象。反衬:“金屋千娇,从他鸳暖秋被。蕙帐移、烟雨孤山”,“金屋”与“孤山”,以“金屋藏娇”的富贵奢靡反衬友人隐居孤山的清贫,暗含对其不慕荣华的赞赏。对比:“烂绣锦、人海花场”与“任客燕、飘零谁计”,“烂绣锦”以锦绣的绚烂喻京城的繁华,“人海花场”则渲染名利场如百花争艳的热闹,暗示世俗的浮华与纷扰。“客燕飘零”以候鸟的无定喻友人的漂泊,“谁计”二字更显其无人问津的孤独。通过“人海”与“孤燕”、“烂绣锦”(永恒繁华)与“飘零”(短暂无依)的对照,凸显友人身处名利场却遗世独立的精神境界。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头“蝶梦迷清晓,万里无家,岁晚貂裘敝”这一段,写的是友人陈郁的生活状况和内心状态。其中“万里无家”借用了杜甫《登高》里“万里悲秋常作客”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他长期在外漂泊,没有固定的居所。“岁晚貂裘敝”化用了苏秦游说秦王失败的故事。《战国策·秦策一》里记载,苏秦多次给秦王上书都没被采纳,穿的黑貂皮大衣破得不成样子,带的百斤黄金也花光了。这里是用来形容陈郁到了年末时的穷困模样。不过词的开头却先写道“蝶梦迷清晓”,这化用了《庄子·齐物论》里的典故,庄周梦到自己变成蝴蝶,快乐地飞来飞去;醒来后分不清是自己梦到变成蝴蝶,还是蝴蝶梦到变成自己。这里取的是蝴蝶轻盈自在、无拘无束的意思,是说陈郁虽然在外的日子过得艰难,却依然能保持内心的安宁。由此也点出了陈郁洒脱豁达的人生态度。“载取琴书,长安闲看桃李”这一段,化用了王逸《九思·伤时》中“暂且从容自我宽慰,弹琴读书聊以消遣”的意思,是说陈郁带着琴和书前往京城,把弹琴读书当作排遣愁绪、自得其乐的事。“取”在这里是语气词,没有实际意义。“长安”本是古代文人寻求仕途的地方,在词里代指南宋的都城临安,但词中却写他“闲看桃李”,在京城中悠闲地看着世间的纷纷扰扰、官场的起起落落,那种超然于世俗之外的状态一下子就展现出来了。“烂绣锦、人海花场,任客燕、飘零谁计”这一段,讲的是陈郁在京城茫茫人海中寻求一处安身之所。“烂绣锦”形容京城的人潮就像锦绣铺就的花海般热闹;“任客燕”则是用客居的燕子作比,说陈郁像那来去无定的燕子,随着季节漂泊。“飘零谁计”这四个字,反过来引出了“藏”这个核心意思。“春风里。香泥九陌,文梁孤垒”这两段,用春风中、花丛里、雕梁上的孤燕巢穴来比喻陈郁的孤单,紧扣词前小序里“万人如海一身藏”的说法。“九陌”原本指京城的大街,这里代指整个京城。下片部分延续了对“藏”的描写。“微吟怕有诗声翳。镜慵看、但小楼独倚”这两段,写陈郁轻声吟诗时总担心盖过别人的诗声,继续体现一个“藏”字。“镜慵看”是说他连照镜子的心思都没有,只在小楼里独自倚着栏杆。通过“独倚”的姿态、“微吟”的声音、“慵看”的心境,把陈郁“一身藏”的状态勾勒了出来。“金屋千娇,从他鸳暖秋被”这一段,是在“人海花场”的背景下进一步展开,说世间有金屋千栋的富豪、千娇百媚的美人,还有鸳鸯被暖的温馨。这里从相反的角度极力渲染“人海花场”的繁华热闹,用来反衬前面“客燕飘零谁计”的孤独,从而突出“一身藏”的状态。“蕙帐移、烟雨孤山,待对影、落梅清泚”这一段,写陈藏身的地方是临安的孤山(位于西湖边)。这里虽然烟雨朦胧,没有“绣锦”般的繁华,也没有“花场”里的金屋美眷,但可以独自面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的景色,有清澈的溪水,有月下梅枝的影子,这样的景致也足够赏心悦目了。“清泚”指的是水清澈明净。用“蕙”来修饰“帐”,是形容陈郁居所的高洁雅致,前面的“移”字说明他已经搬到了孤山居住,并非虚构。“孤山”的清幽与“金屋”的热闹形成对比,用“蕙帐”的素净对比“秋被”的华丽,都是在强调他高洁脱俗的品格。最后用“终不似。江上翠微流水”这句写景的话收尾,意思是说“烟雨孤山”虽然是陈郁“一身藏”的好地方,但毕竟离“人海花场”的京城临安(杭州)太近,倒不如去远离京城的“翠微流水”(长江边的山川)中藏身更合适。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的设计精巧,层次分明,始终围绕友人选择避世隐居的主题展开。前两段先描述他漂泊困顿的生活状态,却能保持豁达心境;接着通过琴书相伴、静观世事的场景,正面刻画其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中间四段运用对比手法:既将人世繁华比作锦绣画卷,又以孤燕独栖暗喻友人的疏离处境;既直接描写其独居吟诗的隐逸生活,又通过侧面烘托京城盛景来折射其避世选择。最后两段以孤山赏梅的清幽场景收尾,用山居近邻尘嚣的矛盾,委婉劝诫友人彻底远离纷扰以保全本心。
# 题旨重在藏身,若以“斯人独憔悴”之意实赋其事便落恒蹊。观其“锦绣”三句以客燕为喻,遂句意并列而有“飘零谁计”句,则其栖栖不得意之怀,自在言外。结句有高远之致。
近代学者、诗人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 (一韵)三句写出一个文人无聊景况,“蝶梦”取栩栩然自得之意,方下句串。二韵入长安谋事看其用“闲看桃李”四字,偏说得闲逸,何等雅饬。最后言“孤山”究是近“人海”,何如觅“翠微流水”于“人海”外乎,盖讽之也。
清文人杨铁夫《梦窗词选笺释》
上一篇:宋·刘过《满庭芳·浅约鸦黄》
下一篇:宋·胡仲弓《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