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驱民在信诚":自古以来统治人民在于信诚,
# 信诚:诚实守信。,驱民:驱使、役使百姓。
"一言为重百金轻":一言为重百金为轻立法严明。
# 百金:泛言其多。秦以一镒(二十两)为一金。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
"今人未可非商鞅":如今的儒士不要任意诋毁商鞅,
# 非:诋毁,诽谤。,今人:指宋朝的大地主顽固派和道学家。
"商鞅能令政必行":商鞅能使法令政策坚决施行。
# 必:必定。,政:指政策、法令。,令:使得,做到。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史诗。诗中前两句提出古代圣贤为政“取信于民”的核心风格,后两句聚焦商鞅,颂扬其因取信于民而使变法政令得以推行的施政智慧。作品从“取信于民是改革成败关键”这一角度,旗帜鲜明地赞扬商鞅,同时以古喻今,暗含对自身推行新法需坚守诚信、令政必行的政治见解,阐明凡事讲求诚信的重要性。
2. 写作手法
对比:“一言为重百金轻”将“一言”的诚信价值与“百金”对比,突出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强化诗歌主旨。
3. 分段赏析
《商鞅》全诗以“信诚”为核心,分两层展开:前两句“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直陈为政根本,借商鞅“立木取信”典故,以“一言”与“百金”的对比,突出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后两句“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则针对时弊,以“今人未可非”的反问句式,既肯定商鞅变法令出必行的法家精神,又暗讽保守派对革新的阻挠,表明自身继承商鞅路线、坚决推行新法的决心。全诗以史为鉴,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现实政治诉求紧密结合,语言简练犀利,议论层层递进,既具历史纵深,又含现实锋芒,展现了王安石以诗论政的深刻思想与坚定立场。
4. 作品点评
《商鞅》作为王安石咏史诗的诗中,以短小精悍的七言绝句形式,将历史评判与现实政治诉求紧密结合。全诗以“信诚”为核心,通过“一言为重百金轻”的鲜明对比,高度赞扬商鞅取信于民的施政智慧,并借“商鞅能令政必行”的历史功绩,针锋相对地回应保守派对变法的攻击,展现王安石继承法家精神、坚持改革的决心。其语言平易却蕴含力量,议论层层递进,既具史论深度,又含现实锋芒。
# 《商鞅》篇笔法利索,音调铿锵,读来叫人精神振奋。
现代曹晓波《法家诗话》
上一篇:宋·宋伯仁《渔人》
下一篇:宋·无名氏《风光好·柳阴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