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
tiān
·
·
cūn
shè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3
chéng
qún
wǎn
shōu
sāng
zhǎng
guò
shān
tóu
yǒu
fāng
xiàn
yào
dōu
yǐn
biàn
便
xiū
xīn
liǔ
shù
jiù
shā
zhōu
nián
biān
liú
yán
shēng
ér
jià
jīn
jiā
pìn
zhōu

译文

鸡鸭成群到了晚上也不关起来,桑麻生长超过了房脊。什么都不在乎,我正羡慕农村生活,什么都不要,吃饱就行。新生的柳树,旧日的沙洲,去年溪水是打那边流。人们说此地的儿女们,不是嫁给余家,就是娶了周家。

逐句剖析

"鸡鸭成群晚不收":鸡鸭成群到了晚上也不关起来,

# 晚不收:一作“晚未收”。

"桑麻长过屋山头":桑麻生长超过了房脊。

# 桑麻长过屋山头:陶潜《归园田居》诗:“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韩愈《寄卢仝》诗:“每骑屋山下窥阚,浑舍惊怕走折趾。”屋山:即屋脊。

"有何不可吾方羡":什么都不在乎,我正羡慕农村生活,

"要底都无饮便休":什么都不要,吃饱就行。

# 要底都无:别无所求。饱便休:黄庭坚《四休居士诗序》:“太医孙昉号四休居士,山谷问其说,四休笑曰:‘粗羹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山谷曰:‘此安乐法也。’”

"新柳树":新生的柳树,

"旧沙洲":旧日的沙洲,

# 沙洲: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去年溪打那边流":去年溪水是打那边流。

# 打:即从。

"自言此地生儿女":人们说此地的儿女们,

"不嫁金家即聘周":不是嫁给余家,就是娶了周家。

# 聘:即以礼物订婚。,金家:一作“余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鹧鸪天·戏题村舍》为南宋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上片描绘鸡鸭成群、桑麻繁茂的乡村生活场景,直白地表达对乡村生活“饱便休”的满足与羡慕。下片通过描写新柳、旧洲和溪流变迁,展现乡村自然风貌,又借村民言语,勾勒出乡村质朴的婚姻习俗。全词运用白描和对比手法,以质朴清新的语言,将田园风光与乡村生活刻画得鲜活生动,通过对农村朴实、简朴安静生活的描写,衬托出官场的复杂、恶浊与倾轧,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厌恶官场、热爱农村生活的思想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词由辛弃疾创作于宋孝宗淳熙五年,当时词人闲居于上饶。在闲居初期,他游历周边农村,领略了当地山村的风土人情,被乡村宁静、朴实的生活所触动,遂写下这首词,以抒发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官场的厌恶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词。描绘了乡村鸡鸭成群、桑麻繁茂,村民生活简朴、怡然自乐的场景,如“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表达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欣喜之情,以及通过与官场对比,体现出对官场复杂、恶浊的厌恶,展现了对宁静、质朴乡村生活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对比:将乡村生活的朴实、安静、平稳,如“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与官场的复杂、恶浊、倾轧相对比,突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官场的厌恶。细节描写:“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等语句,通过对乡村生活中鸡鸭、桑麻、溪水、村民婚嫁等细节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乡村的风土人情,使读者身临其境。借景抒情:借乡村中“桑麻长过屋山头”“新柳树,旧沙洲”等田园景色的描写,抒发了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情感表达自然真挚。

3. 分段赏析

上片“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描绘乡村鸡鸭成群、桑麻茂盛的景象,展现乡村的生机与活力;“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直接表达对乡村生活的羡慕,认为村民吃饱便满足的生活状态令人向往。下片“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通过描写乡村中柳树、沙洲、溪水的变化,体现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自然;“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以村民婚嫁的细节,进一步展现乡村的风土人情,表达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4. 作品点评

《鹧鸪天·戏题村舍》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词作。语言清新自然,质朴无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词人借景抒情,借乡村生活反衬官场的黑暗,情感真挚而深刻。整首词情趣盎然,风格独特,既体现了辛弃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词牌下的“戏题村舍”四字泄示了此词的真正主题:它描绘农村的安闲生活,以纾解自己政治上的愤懑心情。

现代作家蔡厚示《于安闲处听心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殊《相思儿令》

下一篇:宋·陆游《邻水延福寺早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