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鱼浅水中":在浅水里把鱼捉起来,
"投置最深处":然后将它们放到水最深的地方。
"当暑脱煎熬":在暑热的时候让鱼摆脱被煎熬的困境,
"翛然泳而去":它们自由自在地游向远方。
"岂无良庖者":难道会没有手艺好的厨师,
"可使供匕箸":能够把这些鱼做成菜肴供人食用。
"物我皆畏苦":万物和我都害怕痛苦,
"舍之宁啖茹":所以我舍弃吃鱼的想法,宁愿去吃蔬菜。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写作手法
对比:诗的开头“捉鱼浅水中,投置最深处”,将鱼在浅水中被捉的困境与被放入深水后的自由状态进行对比,突出了鱼前后不同的生存境遇,也体现了诗人放生行为的意义。
2. 分段赏析
诗的开头“捉鱼浅水中,投置最深处。当暑脱煎熬,翛然泳而去”,描绘诗人将鱼从浅水放至深水,让鱼摆脱暑热煎熬,展现出诗人的善意。接着“岂无百尺深,泥泞复四顾。下有苍石矶,震动时涌洑。游子逐利来,商人弦急鼓。罟网相连属,笞箠随其后”,描述鱼即便在深水也面临泥泞、苍石矶及人类捕杀等困境,深刻揭示社会现实。最后“能知羡鱼所,傥释洋洋意。日晏得少休,何必江湖去”,以劝诫鱼的口吻,抒发对现实无奈之感。
上一篇:宋·胡仲弓《咏松》
下一篇:宋·张咏《雨夜(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