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àng
yǒng
shí
shǒu

朝代:宋作者:姜夔浏览量:3
chǔ
chù
táng
wàng
yǎn
kuān
huā
guò
lán
gān
yóu
rén
hòu
bái
shuǐ
qīng
shān
shēng
wǎn
hán

译文

每处空旷的厅堂放眼望去视野都很开阔,荷花和荷叶都高过了栏杆。游人离去之后没有了歌舞音乐,清澈的水和青葱的山产生了傍晚的寒意。

逐句剖析

"处处虚堂望眼宽":每处空旷的厅堂放眼望去视野都很开阔,

"荷花荷叶过阑干":荷花和荷叶都高过了栏杆。

# 阑:一作栏。

"游人去后无歌鼓":游人离去之后没有了歌舞音乐,

"白水青山生晚寒":清澈的水和青葱的山产生了傍晚的寒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四)》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西湖畔一处寓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诗的首句写处处空堂视野开阔,展现出空间的宽广;次句描绘荷花荷叶高过栏杆的繁茂之景,凸显出自然的生机;第三句写游人散去后没有了歌舞喧嚣,营造出静谧的氛围;尾句描绘白水青山在傍晚产生寒意,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清幽宁静之感。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幽恬淡,体现了姜夔诗歌清新自然、含蓄委婉的风格特点,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音乐家

姜夔(1155?~1208),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一生未仕,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客交游,卒于杭州。姜夔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词喜自创新调,重格律,音节谐美,多为写景咏物及记述客游之作,感时伤事,情调较为低沉。代表作品有《扬州慢》《暗香》《疏影》等。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等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处处虚堂望眼宽”此句描绘出寓居环境的开阔。“处处”强调了范围的广泛,“虚堂”给人一种空旷、宁静的感觉,“望眼宽”则直接写出了视野的开阔,让读者仿佛能看到诗人站在空旷的厅堂前,极目远眺,眼前是一片开阔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清幽宁静的基调。“荷花荷叶过阑干”中“荷花荷叶”点明了季节和景物,“过阑干”生动地描绘出荷花荷叶生长茂盛,高过了栏杆的情景。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还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西湖畔寓居环境的优美和独特。“游人去后无歌鼓”此句从热闹的场景过渡到安静的氛围。“游人去后”表明时间的推移,曾经可能有游人在此游玩、歌舞,充满了喧嚣和热闹,但随着游人的离去,“无歌鼓”描绘出此时环境的寂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环境的清幽和宁静,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这种宁静生活的享受。“白水青山生晚寒”中“白水青山”描绘出西湖畔清澈的水和青葱的山的美景,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生晚寒”则进一步强化了傍晚时分的清幽和宁静,随着时间的推移,傍晚的寒意逐渐升起,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冷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的闲适和对自然之美的陶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河北民》

下一篇:宋·曾极《榠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