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í
bēi
·
·
shuāng
diào

朝代:宋作者:柳永浏览量:3
chǒng
jiā
suàn
jiǔ
hóng
fěn
jiē
nán
tiān
rán
nèn
liǎn
xiū
é
jiǎ
shī
zhū
miáo
cuì
yíng
yíng
qiū
shuǐ
tài
xiān
jiāo
mèi
měi
xiāng
féng
yuè
huā
zhāo
yǒu
lián
cái
shēn
chóu
móu
fèng
zhěn
yuān
bèi
shēn
shēn
chù
qióng
zhī
shù
xiāng
kùn
huān
róng
zhàng
nuǎn
bié
shì
nǎo
rén
qíng
wèi
fēng
liú
shì
nán
féng
shuāng
měi
kuàng
duàn
xiāng
yún
wèi
méng
shì
qiě
xiāng
jiāng
gòng
píng
shēng
wèi
kěn
qīng
fēn
lián

译文

我宠爱的一位佳丽,算来全汴京城的红粉美人都很难比得上她。她天生拥有娇嫩的脸庞和修长的蛾眉,不用涂抹腮红描画眉毛。她的眼睛宛如蕴含着盈盈秋水。她的姿态娇纵而优雅,还没说话就先表现出了娇媚的模样。每次相见,花前月下,自然是浓情蜜意。枕着绣着凤凰的枕头,盖着绣着鸳鸯的被子,在闺房深处,我们情意绵绵,身体如玉树琼枝般相依相偎。欢爱之后困得厉害,芙蓉帐里温暖宜人,自有一番挑逗人的情味。这样风流的事情,才子佳人难得能够相遇。更何况,我们已经剪掉头发并宣誓永不分离。还是一起共同快乐地度过平生,不要轻易分开。

逐句剖析

"宠佳丽":我宠爱的一位佳丽,

"算九衢红粉皆难比":算来全汴京城的红粉美人都很难比得上她。

# 九衢:指汴京城。

"天然嫩脸修蛾":她天生拥有娇嫩的脸庞和修长的蛾眉,

# 修蛾:细长的眉毛。

"不假施朱描翠":不用涂抹腮红描画眉毛。

"盈盈秋水":她的眼睛宛如蕴含着盈盈秋水。

"恣雅态、欲语先娇媚":她的姿态娇纵而优雅,还没说话就先表现出了娇媚的模样。

"每相逢、月夕花朝":每次相见,花前月下,

"自有怜才深意":自然是浓情蜜意。

"绸缪凤枕鸳被":枕着绣着凤凰的枕头,盖着绣着鸳鸯的被子,

# 绸缪:缠绵的样子,绵绵。

"深深处、琼枝玉树相倚":在闺房深处,我们情意绵绵,身体如玉树琼枝般相依相偎。

# 琼枝玉树:指身体。

"困极欢馀":欢爱之后困得厉害,

"芙蓉帐暖":芙蓉帐里温暖宜人,

"别是恼人情味":自有一番挑逗人的情味。

# 恼人:挑逗人。

"风流事、难逢双美":这样风流的事情,才子佳人难得能够相遇。

# 双美:才子佳人。

"况已断、香云为盟誓":更何况,我们已经剪掉头发并宣誓永不分离。

"且相将、共乐平生":还是一起共同快乐地度过平生,

"未肯轻分连理":不要轻易分开。

# 连理:连理枝,比喻恩爱夫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尉迟杯·双调》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一首艳情词。此词以细腻笔触描绘歌妓的绝色容貌与缠绵情态,词的上片,词人将笔触聚焦于对佳丽的赞美。她天生丽质,举止优雅,总能精准地理解词人的心思,宛如一朵 “解语花”,与词人在精神层面高度契合 ;词的下片着重刻画了两人之间缱绻的亲密情感与浪漫风流之事。他们在相处过程中,情愫渐浓,相互许下了矢志不渝的誓言,决心携手共度此生,不离不弃,这份情感炽热且坚定。全词行文遣字尽显柔婉之姿,字里行间满是亲昵之意,却又不失分寸,毫无狎艳之嫌,反而处处洋溢着温馨与甜蜜,宛如一首低吟浅唱的爱情恋曲,将一段美好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婉转悱恻的宋代爱情词,词人以精妙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位风华绝代的佳人形象,娓娓道来她与情郎之间缱绻缠绵的爱情篇章。词中字里行间流淌着温柔情愫,将恋人之间的甜蜜与眷恋、相思与守望,化作灵动的文字,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令人沉醉于古典爱情的浪漫意境之中。

2. 分段赏析

上片:“宠佳丽。算九衢红粉皆难比”:开篇直抒胸臆,以“宠”字奠定情感基调,直言佳人在词人心中的独特地位。“九衢红粉”泛指世间女子,对比之下更显佳丽“难比”的绝世姿容,突出其独一无二。“天然嫩脸修蛾,不假施朱描翠”:聚焦外貌描写,强调其美源于天然:娇嫩面庞、修长眉黛,无需脂粉雕琢,暗合中国传统审美中“清水出芙蓉”的境界,传递出对自然之美的推崇。“盈盈秋水。恣雅态、欲语先娇媚”:以“盈盈秋水”比喻双眸清澈灵动,呼应《诗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经典意象。“欲语先娇媚”捕捉瞬间神态——未言先笑,娇憨之态跃然纸上,将女子的温婉柔情与少女娇羞刻画得细腻入微。“每相逢、月夕花朝,自有怜才深意”:“月夕花朝”点明相逢的美好时刻,营造浪漫氛围;“怜才深意”则揭示情感内核——佳人不仅以美貌动人,更以才学相知,两人在诗词唱和或精神共鸣中彼此赏识,为下片的深情铺垫。下片:“绸缪凤枕鸳被。深深处、琼枝玉树相倚”:“绸缪”写亲密缠绕之态,“凤枕鸳被”以鸳鸯、凤凰意象象征夫妻和谐。“琼枝玉树”借喻男女姿态美好(琼枝喻女,玉树喻男),“相倚”二字既写肢体亲密,又暗喻心灵相依,语言典雅而不失亲昵,避免流于低俗。“困极欢余,芙蓉帐暖,别是恼人情味”:“困极欢余”以委婉笔法写欢爱之极,“芙蓉帐暖”化用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帐暖度春宵”,营造温馨氛围;“恼人”非真恼,而是爱极、恋极的反语,似嗔似喜,尽现恋爱中甜蜜的“烦恼”。“风流事、难逢双美”:“风流事”指才子佳人的爱情,“双美”既指双方才貌双全,又谓情感与肉体的双重契合,慨叹如此契合的爱情世间难遇,突显这份感情的珍贵。“况已断、香云为盟誓”:“断香云”即剪下秀发作为定情信物(古代有“结发为夫妻”的习俗),以身体发肤为誓,比之言语更显郑重。这一细节既具画面感,又暗含“身体相许、生死以之”的决心。“且相将、共乐平生,未肯轻分连理”:“相将”写相伴相守的姿态,“共乐平生”直抒共度余生的愿望;“连理”以枝茎相连的树木比喻夫妻,化用《古诗十九首》“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的永恒期待,誓言坚定,情感升华至对婚姻的承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下一篇:宋·蒋捷《沁园春·为老人书南堂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