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澹山姿":远山清澹朦胧,
"暮寒愁沁歌眉浅":暮色寒气中,似美人蹙眉含愁。
# 眉浅:形容远山如女子之眉,因雨中远山,故曰浅。,歌:一作“欹”。
"障泥南陌润轻酥":游人骑马从南郊踏青而归,马鞯上沾满了软绵绵的泥团,
# 障泥:马鞯,用皮、布制成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腹以蔽尘。此处代指骑马人。
"灯火深深院":深处院落灯火闪烁。
"入夜笙歌渐暖":入夜后笙歌渐起,暖意弥漫。
"彩旗翻、":彩旗翻飞,
"宜男舞遍":宜男草舞遍田间。
# 宜男舞遍:《梦粱录》载:“姑以队舞言之,如清音、遏云、掉刀、鲍老……不下数十。更有乔宅眷、旱龙船、灯……衣装鲜丽,细旦戴花朵肩,珠翠冠儿,腰肢纤袅,宛若妇人。”
"恣游不怕":众人尽情游乐,无所畏惧,
"素袜尘生":连白袜上罩沾了尘土,
"行裙红溅":行裙上被花汁溅红也毫不惋惜。
"银烛笼纱":银烛被纱笼罩,
"翠屏不照残梅怨":翠色屏风映不出残梅的幽怨。
"洗妆清靥湿春风":洗去妆容,清颊被春风沾湿,
# 清:一作“素”。
"宜带啼痕看":仿佛带着泪痕般惹人怜爱。
"楚梦留情未散":好像巫山神女对楚王的高唐梦之情犹未了似的。
"素娥愁、":难道月宫嫦娥也会因雨云重重而发愁,
# 素娥:嫦娥别称,或泛指仙女。此代指去姬。
"天深信远":天空高远,音信难传。
# 天深信远:指音信难通。深,一作“长”。
"晓窗移枕":清晨在窗前移动枕头,
"酒困香残":因醉酒而困倦,香气也已消散,
"春阴帘卷":在春日阴沉的天气里卷起了窗帘。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元夕怀人题材的词。描绘了南宋词人吴文英在元夕下雨之时,通过描写雨中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上片着重展现元夕雨中热闹喜庆之景,下片则由景转入情,抒发自己对离去姬妾的思念之情。体现了词人对往昔与姬妾相处时光的怀念以及姬妾离去后的孤寂与哀愁。
2. 写作手法
拟人:“眉浅”“愁沁”将远山比拟成女子淡眉微蹙、满含愁绪,赋予山以人的情感和神态;“洗妆清靥湿春风”把雨中梅花拟人化,说它如女人洗靥妆,带雨又似带泪痕。虚实结合:上片“碧澹山姿”“障泥南陌”“笙歌渐暖”等句实写元夕雨夜的山色、街巷、节庆场景,为实景;下片“银烛笼纱”“残梅泣雨”“楚梦留情”等句虚拟对方处境与梦境情思,为虚写,虚实相生,拓宽抒情空间。反衬:乐景衬哀情,上片极力渲染雨中元夕的热闹(“笙歌渐暖”“恣游不怕”),下片却转入个人孤寂(“洗妆清靥”“晓窗移枕”),以节日的喧腾反衬忆姬的凄凉,强化情感冲突,符合王夫之“以乐景写哀”的美学特征。用典:“楚梦留情未散”化用宋玉《神女赋》中巫山神女“行云行雨”的典故,原典写人神相恋的短暂欢会,作者借此暗示与苏姬的过往深情及别后难散的思念,含蓄点明词旨为男女情爱,增添古典意蕴。
3. 分段赏析
“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浅”起笔绘远景,山容清澹,暮色含寒,似美人含愁,奠定凄清基调;“障泥南陌润轻酥,灯火深深院”写近景,细雨如酥润路,深院灯火通明,暗指他人团聚,反衬自身漂泊;“入夜笙歌渐暖”至“行裙红溅”写夜色中笙歌渐暖,彩旗翻舞,人们踏歌扬尘,“恣游不怕”的欢快与词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素袜”“行裙”的细节可见其独自穿行于热闹之外,怅惘难掩。“银烛笼纱,翠屏不照残梅怨”转写室内,烛纱笼罩,翠屏映不出残梅的幽怨,暗指内心孤寂如残梅凋零;“洗妆清靥湿春风,宜带啼痕看”以“湿春风”喻泪水,似美人带泪梳妆,情景交融,愁思更浓;“楚梦留情未散”用楚梦典故,写旧情难忘,“素娥愁、天深信远”以嫦娥自喻,天遥信远,愁绪难寄;结“晓窗移枕,酒困香残,春阴帘卷”写清晨酒醒,移枕见春阴帘卷,以景结情,将一夜的孤寂与怀旧收束于空濛意境中,含蓄深婉。
4. 作品点评
吴文英《元夕雨》是梦窗词中“以景衬情”的代表作,语言典雅工丽,章法虚实相生。全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尤为精妙,景愈欢而情愈哀,情感张力强烈,展现了南宋婉约“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是研究吴文英情词与创作风格的重要文本。
# 湖山起,坊陌承,“渐暖”则忘却暮寒矣。“恣游不怕”,并且无愁,湖山奈何,残梅自怨,翠屏自不照,哀乐不同也。“楚梦”,衰世君臣,“留情未散”,彼昏不知。“天深信远”,犹望明时。“春阴帘卷”,仍复无望,如此看去,有多少忠爱。
近代词人陈洵《海绡说词》
# 此词中亦有忆姬之言,八、九两韵是也。一韵起用“澹”字“寒”字,在雨前盘旋。二韵说到雨,上句说“陌”上,下句说人家,顺拖下文。三、四韵元夕乐事。五韵冒雨出游。六、七韵虽说梅花带雨,实则悬想去姬之心绪与容貌。八的故即承以“留情未散”,上二句即留情语。九的杳无信息。十韵“晓’字即后路,“酒困香残”正见恹恹怀人时后。
近代词学家杨铁夫《梦窗词选笺释》
# 陈洵从“楚梦”等句看,将此词通首说成梦窗抒写忠爱之情。杨铁夫则以为忆姬而作。陈之言曰:“‘楚梦’,衰世君臣,‘留情未散’,彼昏不知,‘天深信远’,犹望明时。‘春阴帘卷’,仍复无望。如此看去,有多少忠爱。”杨之言曰:“‘楚梦’为指己边说,‘素娥’指姬边说。‘楚梦’,‘娥愁’,‘夕雨’二字俱到。”二说之差距如此大。今细读之,皆雨中感怀之言。所感何事。作者既未明言,词中亦未特别透露,颇难指实。大概人情多感,或身事,或世事,往往不分,读者何可泥说。
近代词学家刘永济《微睇室说词》
上一篇:宋·张继先《大道歌》
下一篇:宋·史弥忠《秋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