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历柳风斜倚":柳枝在寂寞冷清的风中轻轻斜倚着。
"错莫梦云难记":梦中的情景迷离恍惚,难以记清。
"花影为谁重":花影重重叠叠,是为了谁而显得如此繁盛呢,
"一握鲛人丝泪":手中握着的,像是鲛人织就的、带着哀愁的泪水。
"何事":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呢。
"何事":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呢。
"历历脸潮羞起":清晰地看到美人的脸上泛起害羞的红晕。
"托腮":托腮
南宋末年爱国词人,文学批评家
刘辰翁(1232~1297),南宋文学家。字会孟,号须溪,世称须溪先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进士。曾任濂溪书院山长、临安府学教授。文天祥起兵抗元时,曾短期参与其江西幕府。入元不仕,埋头著书,以此终老。其诗文有奇崛之风,词承辛弃疾一派,文学成就也主要在词。宋亡前后,多感伤时事的篇章。曾评点杜甫、王维、李贺、王安石、陆游诸家之作,开后代评点风气。其对李贺诗的评点,流传最广。主要作品有《须溪记钞》《须溪集》《须溪词》等。
1. 分段赏析
“寂历柳风斜倚”一句以环境起笔,通过“寂历”(寂静冷清)和“斜倚”的柳风,勾勒出萧疏寂寥的氛围。“斜倚”二字赋予柳风拟人化的姿态,暗含主人公孤独无依的心境,景中已透情。“错莫梦云难记”承接上句,“错莫”(纷乱迷茫)形容梦境的恍惚难辨,“梦云”典出宋玉《高唐赋》,暗喻虚幻的情感经历。此句写梦中情事模糊难忆,既表现思绪纷乱,又暗示往事不可追的怅惘。“花影为谁重”转写眼前之景,花影重叠本是自然现象,但“为谁重”一问,将物象人格化,透露出主人公对自身存在意义的疑惑。“一握鲛人丝泪”更以神话意象深化情感,鲛人泣珠的传说象征无尽哀愁,“一握”言泪水凝重,将抽象悲思转化为可感的形象。“何事。何事。”叠词运用堪称妙笔,重复的诘问强化了内心的郁结,似追悔似自责,却不明言具体缘由,留下空白引人揣摩。末句“历历脸潮羞起”以细节收束全篇,“历历”(清晰分明)状写羞赧之态,“脸潮”即脸颊泛红,生动刻画出主人公在追忆或反思中骤然涌起的复杂情绪,既有难言之隐的痛楚,又有难以自持的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