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ào
zhí
zhōng
gàn
yùn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3
wàn
shì
tuī
běn
ǒu
rán
kuī
chù
gèng
qiú
quán
zhé
yāo
céng
kuì
dǒu
guō
yuán
sān
qǐng
tián
chéng
ài
yáng
zhàng
shān
gòng
zuì
yǎn
fèi
yún
yān
guài
jūn
shēng
zhèng
xīn
shī
niǎo
biān

译文

世间万事的变化本来就是偶然的,没有什么欠缺的地方又何必去追求完美。我曾因为五斗米而折腰感到惭愧,可惜在城郊也没有三顷田地可供耕种。城墙挡住了夕阳,正好适合拄着拐杖漫步,山峦为我提供了醉人的景色,那云烟缭绕的景象令人陶醉。奇怪的是你不顾笙歌的干扰,一心只想着去创作新诗,仿佛要与那飞鸟一起飞向远方。

逐句剖析

"万事推移本偶然":世间万事的变化本来就是偶然的,

# 推移:《楚辞·渔父》:“圣人不凝滞于物,故能与世推移。”

"无亏何处更求全":没有什么欠缺的地方又何必去追求完美。

"折腰曾愧五斗米":我曾因为五斗米而折腰感到惭愧,

# 五斗米:斗米道。清龚自珍《非五行传》:“王莽不闻张角、张鲁、五斗米、三里雾。”

"负郭元无三顷田":可惜在城郊也没有三顷田地可供耕种。

"城碍夕阳宜杖履":城墙挡住了夕阳,正好适合拄着拐杖漫步,

"山供醉眼费云烟":山峦为我提供了醉人的景色,那云烟缭绕的景象令人陶醉。

# 山供:苏轼《次韵送张山人归彭城诗》:“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总眉愁。”

"怪君不顾笙歌误":奇怪的是你不顾笙歌的干扰,

# 不顾笙歌误:《三国志·韦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政拟新诗去鸟边":一心只想着去创作新诗,仿佛要与那飞鸟一起飞向远方。

# 去鸟边:杜甫《雨》诗:“紫奔处黑,白鸟去边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赵直中提干韵》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七言律诗。前两联开篇即表达出对人生的看法,说凡事常凭机遇,有全自有亏,耻于为米折腰,可奈无田糊口,直陈对人生无常与仕途屈辱的感慨。后两联通过“夕阳杖履”“山间云烟”的意象,勾勒出超旷的生活境界,体现了诗人历经升沉挫折而趋于超旷的平静心境,末句调侃友人无心歌舞,专心写诗,又包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明通反思。全诗 在沉郁中见旷达,用典精妙,折射出南宋文人面对政治困局时的精神抉择。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辛弃疾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唱和诗。诗人借由对人生世事无常的感慨,阐述了凡事常凭机遇,因缘自话的行事理念,通过写曾为生计而有过的折腰之愧、生活困窘等经历,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怀与无奈。接着通过勾勒出超旷的生活境界,及对友人无心歌舞,专心写诗的调侃,展现了诗人历经升沉挫折而趋于超旷的平静心境。全诗语言自然流畅,蕴含着真挚地情感,也包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明通反思。

2. 写作手法

用典:“折腰曾愧五斗米”运用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为生活所迫而屈身的无奈和惭愧。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情感表达更为含蓄深沉。

3. 分段赏析

《和赵直中提干韵》首联诗人开篇即表达出对人生的看法,认为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偶然的,没有什么是绝对完美的,体现了一种豁达而又超旷的心境。颔联运用典故,写出自己也曾为了生计不得不屈身,同时又感慨自己没有足够的田地来维持生计,表达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颈联描绘了眼前的景色,夕阳被城墙遮挡,山川在云烟中若隐若现,在这样的景色中,正宜夕阳散步、饮酒观山,反映出诗人历经升沉挫折而趋于超旷的平静心境。尾联写诗人对友人的调侃,说友人不顾笙歌的诱惑,原来专心写诗,以对人生的明通反思收束全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公所作,大声鞺鞳(tāng tà),小声铿鍧(kēng hōng),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宋刘克庄《辛稼轩集序》

# 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

宋刘辰翁《辛稼轩词序》

# 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不详

# 最喜爱辛弃疾的爱国主义“壮词”毛泽东圈画过岳飞、张元干、张孝祥、苏轼、秦少游、李清照、萨都剌、纳兰性德等许多著名词人的作品。从故居藏书中看到的,他圈画得最多的是辛弃疾的词,约98首。一部1959年中华书局影印出版的《稼轩长短句》,共有四册,每册的封面上,他都用粗重的红铅笔画着读过的圈记。书中有60多首词的标题上,也画了圈记,书中用黑、红两色铅笔画着圈、点、曲线。从圈画用的不同笔迹估计,这部书可能是他在不同时期内断续读完的。在他经常翻阅的几部《词综》里,对辛弃疾的词也是反复圈画。

现代毛泽东《稼轩长短句》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啼鸟(节选)》

下一篇:宋·米芾《西江月·秋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