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àn
·
·
zhēng
hóng
鸿
guò
jìn
qiū
róng
xiè

朝代:宋作者:石孝友浏览量:3
zhēng
hóng
鸿
guò
jìn
qiū
róng
xiè
juǎn
hèn
hái
dōng
xià
jiǎn
jiǎn
shuāng
fēng
luò
píng
shān
yǎn
yìng
shuǐ
yān
yáo
qiáo
shè
róng
chéng
rén
huà
chūn
bàn
chūn
yóu
zhuǎn
bié
hòu
zhī
xīn
suí
yún
luàn
yǎn
suí
tiān
duàn
lèi
zhú
cháng
jiāng
xiè

译文

远行的大雁成群飞过,秋天的景色已然消逝。我满含离恨、乘船向东而去。凛冽的秋风轻轻吹过平原旷野。溪水与山峦相互映衬,水汽如烟般摇曳飘荡,几处渔夫和樵夫居住的房舍点缀其间。芙蓉城里的美人美丽如画。回忆往昔春日相伴春游,夜晚漫漫时光流转。分别之后,不知他如今怎样了。我的心随着天上的云朵纷乱,目光望向天边直至视线断绝,泪水如同长江水般倾泻而下。

逐句剖析

"征鸿过尽秋容谢":远行的大雁成群飞过,秋天的景色已然消逝。

"卷离恨、":我满含离恨、

"还东下":乘船向东而去。

"剪剪霜风落平野":凛冽的秋风轻轻吹过平原旷野。

# 剪剪:形容风势轻寒。

"溪山掩映":溪水与山峦相互映衬,

"水烟摇曳":水汽如烟般摇曳飘荡,

"几簇渔樵舍":几处渔夫和樵夫居住的房舍点缀其间。

"芙蓉城里人如画":芙蓉城里的美人美丽如画。

# 芙蓉城:四川成都的别称,以五代时后蜀孟昶在城上种芙蓉花而得名。

"春伴春游夜转夜":回忆往昔春日相伴春游,夜晚漫漫时光流转。

"别后知他如何也":分别之后,不知他如今怎样了。

"心随云乱":我的心随着天上的云朵纷乱,

"眼随天断":目光望向天边直至视线断绝,

"泪逐长江泻":泪水如同长江水般倾泻而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青玉案・征鸿过尽秋容谢》是宋代词人石孝友的一首词。主题为抒写离情别绪,借秋日征鸿、霜风平野等景,铺垫离恨,又忆往昔春日相伴游乐的温馨,凸显别后的思念与痛苦。写作上运用借景抒情、对比等手法。上片绘秋日江景,渲染离别的黯淡;下片忆春日情事,转写别后心绪纷乱与泪水长流。作品以细腻的景情交织、鲜明的情感对比,展现出离别愁绪的深沉厚重,凭借生动的场景切换与情感抒发,让读者共情离别的苦痛与思念的绵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籍贯南昌(今属江西)。乾道二年进士。因仕途不顺,不慕富贵,隐居丘壑以终。石孝友能诗,以词知名。其词长调多投献之作,风格端庄;小令以男女情爱、离愁别绪为主题,善用俚语、俗语。清人李调元誉之为“词中白描高手”(《雨村词话》)。代表作品有《眼儿媚》《阮郎归》《浪淘沙》《惜奴娇》等。著有《金谷遗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情词。描绘了秋日征鸿飞过、霜风平野、溪山掩映的萧索之景,回忆往昔春日与佳人相伴游乐的温馨场景,抒发别后对佳人的思念、心绪纷乱与泪水长流的痛苦,展现出离情别绪的深沉厚重。

2. 分段赏析

上片“征鸿过尽秋容谢。捲离恨、还东下”开篇勾勒秋日暮景。“征鸿过尽”,写大雁成群飞过,暗示秋日将尽,营造出寂寥、萧索的氛围,“秋容谢”直接点明秋景衰退,为全词奠定哀伤基调。“捲离恨、还东下”,一个“捲”字,化无形离恨为有形,仿佛离恨如浪涛般裹挟着词人东下,生动呈现出离恨的沉重与词人在秋日旅途的孤寂,将情感与秋景相融,开启离情抒发的序幕。“剪剪霜风落平野。溪山掩映,水烟摇曳,几簇渔樵舍”继续铺陈秋景。“剪剪霜风”,以“剪剪”形容秋风轻寒尖利,如剪刀割面,精准传递出秋日风寒的体感;“落平野”,让霜风的动态更具体,仿佛寒风席卷空旷原野。“溪山掩映,水烟摇曳”,描绘溪水与山峦相互遮掩、水汽如烟飘动的画面,朦胧中添几分凄清;“几簇渔樵舍”,点缀几处渔家、樵夫的房舍,在广袤秋景里更显孤寂,以景衬情,强化词人旅途的落寞与离恨的深沉。下片“芙蓉城里人如画。春伴春游夜转夜”视角陡转,忆往昔春日欢娱。“芙蓉城里人如画”,写芙蓉城中佳人美丽,如画卷般动人,勾勒出往昔相遇的美好场景;“春伴春游夜转夜”,描绘春日相伴出游,夜晚也在欢乐中度过,“夜转夜”强调时光在欢娱里流转,突出往昔相处的甜蜜、惬意,与上阕秋景的哀伤形成鲜明对比,为后文别后痛苦做铺垫。“别后知他如何也。心随云乱,眼随天断,泪逐长江泻”收束全词,直抒别后情思。“别后知他如何也”,以质朴的疑问,道尽别后的牵挂与不安;“心随云乱”,将心绪纷乱比作云朵飘散,形象展现内心的迷茫与痛苦;“眼随天断”,写目光望向天边直至极限,却望不见思念之人,凸显思念的绵长与无奈;“泪逐长江泻”,把泪水比作长江水倾泻,夸张又生动地呈现出泪水之多、思念之痛,让离情别绪在极致抒发中戛然而止,给读者强烈的情感冲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胡仲弓《题山居十绝·云卧》

下一篇:宋·彭龟年《燕居十六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