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馆清闲侧布金":佛寺清静悠闲,旁边似乎铺洒着金色的光芒,
# 布金:旧注说,“中阿含经云:给孤长者,买祗太子园,布黄金,高五寸,遍地置之,为造佛寺。”
"小塘回曲翠文深":曲折回转的小池塘,水色碧绿,波纹深深。
"柳条不动千丝直":柳条静静地垂着,千万条柳丝直直的,
"荷叶相依万盖阴":荷叶相互依偎着,像无数个伞盖形成大片绿荫。
"漠漠岑云相上下":山间云雾弥漫,忽上忽下,
"翩翩沙鸟自浮沈":轻盈的沙鸟自由自在地或浮或沉地飞翔着。
"羇人乐此忘归思":我这个漂泊在外的人沉醉在这美景中,暂时忘却了思乡之情,
# 思:张本作志。
"忍向西风学越吟":又怎忍心在这秋风中像庄舄那样吟唱思乡的歌谣呢。
# 越吟:越国歌曲。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通过对长干寺周围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营造出清幽、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以及在这种环境中的悠闲之感。动静结合:诗中静态的柳条和荷叶,飘动的云与飞翔、浮沉的沙鸟,为画面增添了动态感。动静相互映衬,使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更加鲜活生动,富有生机。拟人:“相依”一词将荷叶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动作,仿佛荷叶之间相互依靠、相互陪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田田、相互簇拥的景象,使诗句更加富有情趣和感染力。
2. 分段赏析
《长干寺》首联概括了长干寺清幽的环境,描写了佛寺僧舍的静谧以及旁边小池塘蜿蜒曲折、水色深绿的景象。颔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柳丝垂立、荷叶田田相互依偎的画面,展现出一种静态美,柳丝暗示天气,荷叶点明季节。颈联将视角转向寺外,写山中云雾层层飘动,沙洲上的鸟儿自在地上下飞翔,使画面富有动感。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说自己作为羁旅之人,沉醉于眼前美景而忘记了归乡之思,但又反问自己怎忍心在西风中像庄舄那样吟唱思念故乡的歌,表达出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