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āo
yáng
tái
·
·
cán
è
méi
suān

朝代:宋作者:王沂孙浏览量:3
cán
è
méi
suān
xīn
gōu
shuǐ
绿
chū
qíng
jié
xuān
yán
diāo
lán
shuí
lián
wǎng
huá
nián
zhāo
zhāo
zhǔn
qīng
míng
jìn
liào
yàn
líng
yín
jiān
yòu
zhēng
zhī
xiāng
dào
yín
biān
shuāng
é
qīng
luán
lěng
rèn
huā
yīn
yǎn
xián
mián
jiā
píng
què
hèn
jīn
qián
rén
tiān
xìn
chèn
dōng
fēng
zhěng
guī
chuán
zòng
piāo
líng
mǎn
yuàn
yáng
huā
yóu
shì
chūn
qián

译文

带残萼的青梅含酸,门前沟水澄绿,东风时节天气温暖,景物明媚。独自伫立雕栏旁,谁可怜我虚度华年。朝朝企盼清明节的到来,料想燕子,一定会捎来书信。又怎么知道,一点相思的心绪,吟不到诗间。青镜泛冷光,无心画眉,任凭花荫沉寂,掩起窗户浅眠。屡次卜问归来的佳期,没有应验却怨铜钱。何人从天涯寄来书信,约我趁着东风,快快整理归船。即使四散飘零,是那满院的杨花,还是在春天过尽以前。

逐句剖析

"残萼梅酸":带残萼的青梅含酸,

# 萼:在花瓣下部的一圈叶状绿色小片。

"新沟水绿":门前沟水澄绿,

"初晴节序暄妍":东风时节天气温暖,景物明媚。

# 暄妍:天气温暖,景物明媚。,节序:节令的顺序。

"独立雕栏":独自伫立雕栏旁,

"谁怜枉度华年":谁可怜我虚度华年。

"朝朝准拟清明近":朝朝企盼清明节的到来,

# 准拟:料想、打算。

"料燕翎、":料想燕子,

# 燕翎:燕羽,此指以燕传书。

"须寄银笺":一定会捎来书信。

# 银笺:洁白的信笺。

"又争知、":又怎么知道,

# 争知:即怎知,怎么知道。

"一字相思":一点相思的心绪,

"不到吟边":吟不到诗间。

"双蛾不拂青鸾冷":青镜泛冷光,无心画眉,

# 双蛾不拂青鸾冷:无心对镜画眉打扮。青鸾,指镜子。

"任花阴寂寂":任凭花荫沉寂,

"掩户闲眠":掩起窗户浅眠。

"屡卜佳期":屡次卜问归来的佳期,

"无凭却恨金钱":没有应验却怨铜钱。

# 无凭却恨金钱:民间有用金钱占卜亲人归期的风俗,此指由于自己不归,闺中人埋怨金钱占卜不灵。

"何人寄与天涯信":何人从天涯寄来书信,

"趁东风、":约我趁着东风,

"急整归船":快快整理归船。

"纵飘零":即使四散飘零,

"满院杨花":是那满院的杨花,

"犹是春前":还是在春天过尽以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高阳台·残萼梅酸》是宋末元初词人王沂孙的作品。上片以游子视角展开,在清明将至的时节,他期待燕子传书却音信全无;下片转为思妇场景,她闭门闲卧反复占卜归期,殷切期盼远行之人“急整归船”。全词情感表达较为直接,语言清雅流畅,既有情思的层层递进,又保持着婉约词特有的含蓄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王沂孙(1238?~1290?),南宋词人。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任庆元路学正。其词多咏物之作,间寓身世之感,但意旨隐晦。词风典雅浑厚,结构曲折缜密,深为清代常州派词人所推重。如周济称其“咏物最争托意”,并推之为宋词四大家之一。主要词作有《天香·龙涎香》《齐天乐·蝉》《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等。著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该词确切创作时间已不可考。王沂孙作为宋朝遗民却出仕元廷,这种矛盾现象不难理解。在传统士大夫群体中,改朝易代之际多选择隐逸以守气节,而王沂孙的仕元经历并非出于个人意愿。但在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时人未必能够理解其处境,这可能导致他遭受非议。在某个清明时节,王沂孙创作此词以明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围绕着相思、孤独和感慨时光的一首婉约词。全词以春日残景为背景,描写了梅酸水绿、燕翎无凭、杨花飘零等意象,抒发了深婉的闺怨与时光易逝之叹,展现了宋词典型的幽深婉约之美。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残萼梅酸,新沟水绿,初晴节序暄妍。”开篇描绘残梅、碧水、晴暖的春日景象,色彩明丽,看似生机盎然,实则反衬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年华虚度的悲凉。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

3. 分段赏析

起句摹江南春色:“残萼缀酸梅,新沟漾碧水,初霁节序暄妍”,描摹带萼青梅微酸;檐前沟水澄碧。刻画雨霁初晴景致。清明时节,江南风光清嘉。孙舣《菩萨蛮》咏梅初结:“含章春欲暮,落日千山雨。一点著枝酸,吴姬先齿寒。”“池塘雨后增新碧”。蔡伸此句状雨后池水漫溢之景。词人感怀殊途同归。“独立雕栏,谁怜虚掷华年。”雕栏指代楼阁栏杆,喻登临之举。倚遍雕栏,春色正浓。游子滞留,谁共赏心。慨韶光虚度矣。柳永《定风波》中曾有句“年少光阴虚过”。再观辛弃疾《满江红》云:“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目怎禁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把一纸寄来书,从头读。”所绘女子春日登楼触景怀人之思迥异,彼处伊人尚存“一纸寄来书”,有别于柳词“音书无个”。词中情事相同,思路也颇为一致。但表达方式却由于词人作品风格不同和其词中人物差异而稍有不同。“明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应寄银笺。又争知、一字相思,不到吟边。”清明将至,料想远方会飘来他的消息。孰料竟杳无踪迹。此数句转折层深,构思奇崛。道尽盼讯又惧无音之纷繁心绪。燕子传书之说,由来已久,江淹《杂体诗》“袖中有短书,愿托双飞燕”。陆游《身世》诗:“吟边时得寄悠悠。”此阕主写闺中女子暮春怀远。下阕笔锋陡转,表达女子相思之苦,盼望远方的人归来之情。“双蛾懒拂青鸾冷,任花阴寂寂,掩户闲眠。”女子终春不施粉黛,无意游赏,闭门高卧。黛眉不扫,冷落妆台,暗含“谁适为容”之意。独对春光,愁绪倍增。屡次“卜远人”皆无凭,转嗔金钱卦象。唐人于鹄《江南曲》曾云“暗掷金钱问远人”。由占卜无验到直诉幽怨。“何人寄与天涯信,趁东风、急整归船。”表达心意:希望有人代自己向天涯游子带去书信,盼他趁东风。三月桃花水涨,马上准备归舟,返程会快些。表达出迫切愿望,盼对方书信又怕不得其相思一字之意自然映衬。写词极为巧妙,处理很得体。“纵飘零,满庭杨絮,仍是春前”,催游子“趁东风”启程,既收束前文盼归之意,复与“谁怜虚掷华年”遥相呼应。远方的人赶紧在春尽之前回来吧,尽管到达时已是柳绵吹尽时候,但只要尚存春光哪怕一日,就不会让这年春天完全在孤独中溜走。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语言流利婉转,全篇一气呵成地完成情感转折。以慢词形式表现如此决绝的情感是很难得的,作者却通过独特的艺术构思,精准刻画了人物特有的心理活动和相思情愫,展现出特有的巧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用旋折之笔,而情思亦随之萦转,纡徐为妍,词家之佳境也。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导引·经文纬武》

下一篇:宋·林洪《宫词一百首(其九十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