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ān
·
·
cuì
xiù
shū
wán
shàn

朝代:宋作者:晏几道浏览量:3
cuì
xiù
shū
wán
shàn
liáng
cuī
guī
yàn
西
fēng
chù
shāng
gāo
huái
怀
yuǎn
zhī
tóu
kāi
nèn
xiāng
hái
biàn
yuè
hén
jiù
tíng
yuàn
shì
xiàn
chàng
wàng
qiū
wǎn
rén
bìn
huá
jiāng
huàn
jìng
tiān
qíng
yóu
duǎn
shì
yuē
luán
jiān
chuán
liáng
yuàn
nán
yún
yīng
yǒu
xīn
yàn

译文

她身着翠绿的衣袖,已经很少再拿起那白色的纨扇,寒凉的树叶催促着归巢的燕子。一夜之间西风劲吹,有多处地方引发人们登高怀远的伤感。细菊在枝头绽放,鲜嫩的花朵香气弥漫。月光的痕迹依旧洒在庭院之中。事情是何等的多啊。怨恨地望着,秋意已经很晚了。远方的离人两鬓的头发将要变白。静静地回忆起远方的天涯之路,那路途比起这份情思还要短。试着用华美的纸张写信,传达长久以来期盼的美好愿望。南方的云间应该会有新来的大雁。

逐句剖析

"翠袖疏纨扇":她身着翠绿的衣袖,已经很少再拿起那白色的纨扇,

# 翠袖:翠色的衣袖,指代女子。

"凉叶催归燕":寒凉的树叶催促着归巢的燕子。

"一夜西风":一夜之间西风劲吹,

"几处伤高怀远":有多处地方引发人们登高怀远的伤感。

"细菊枝头":细菊在枝头绽放,

"开嫩香还遍":鲜嫩的花朵香气弥漫。

"月痕依旧庭院":月光的痕迹依旧洒在庭院之中。

# 月痕:月影。

"事何限":事情是何等的多啊。

# 何限:多少。

"怅望秋意晚":怨恨地望着,秋意已经很晚了。

# 怅:一作恨。

"离人鬓华将换":远方的离人两鬓的头发将要变白。

# 华将换:谓黑发将变白发。

"静忆天涯":静静地回忆起远方的天涯之路,

"路比此情犹短":那路途比起这份情思还要短。

"试约鸾笺":试着用华美的纸张写信,

"传素期良愿":传达长久以来期盼的美好愿望。

# 期:平素的期望。

"南云应有新雁":南方的云间应该会有新来的大雁。

# 新雁:喻传书的使者。,南云:南方的云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碧牡丹·翠袖疏纨扇》是北宋词人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围绕佳人在秋日触景生情、思念远方之人展开。上阕着重描绘秋天景色,借景生情,勾起佳人内心深处的离情别绪。下阕则将笔触聚焦于佳人对离人的深切思念。词人想象离人历经岁月,两鬓已悄然添上白发,以此侧面烘托出离别岁月漫长,佳人思念之浓烈。“路比此情犹短”一句,直言即便离人远在天涯,可那通往天涯的道路,在佳人无尽的思念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情感表达既深情缱绻又率真直白。结尾处,佳人满心期许能将思念凝于纸笔,寄给远方的爱人,盼望着南方天际能出现传递书信的新雁,给人留下余味无穷、含蓄悠远的意境。写作手法上,运用借景抒情和比喻的手法,使情感表达含蓄而深沉。全词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秋日怀人的复杂情感,将相思之苦、时光流逝之叹融入其中,表达思妇对离人的思念与期盼相聚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感秋怀远词。描绘了一位闺中思妇在秋日里的所思所感。通过对秋景的描写,如凉叶、归燕、细菊等,烘托出伤高怀远的氛围,并深入刻画思妇内心,她感慨时光流逝,离人渐老,思念之情悠长,试图通过书信传达期盼相聚的愿望,营造出一种哀怨惆怅的氛围,表达了思妇对远方离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相聚的渴望。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借“凉叶催归燕”之景,寄托女主人催促离人归家的急切心情;通过描写“细菊枝头,开嫩香还遍。月痕依旧庭院”的庭院秋夜景色,营造静谧、清冷氛围,将女主人浓浓的“秋思”融入其中,借景抒情。比喻:“翠袖疏纨扇”,词人以秋扇自夏入秋被弃用,来暗喻女子可能遭抛弃的命运。二者相似之处在于,都面临被冷落、遗弃的结局。这一比喻将女子心底对未来感情走向的担忧具象化,生动传达出其内心的不安与无奈,使情感表达含蓄而深沉。对比:“静忆天涯,路比此情犹短”一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天涯之路与词人对离人的思念之情进行对比,强调了词人内心情感的深沉和绵长,即使天涯路远,也比不上自己对离人的思念之深,突出了思念之苦。

3. 分段赏析

这首词细腻描绘了女子在秋夜思念爱人的情景。开篇“翠袖疏纨扇”一句,蕴含着传统隐喻,常将女子遭遗弃比作秋扇被弃,在此词中虽未直白点明,却暗示出女主人心底一丝对未来感情的“远虑”。紧随其后的“凉叶催归燕”,则寄托着盼离人早日归家的急切心情,可燕子按时归来,离人却归期不定,这已成为女主人当下的“近忧”。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她却远虑近忧交织心头。此后几句围绕秋夜怀人展开。先从大处着墨,“一夜”“几处”两句表明,在这秋夜,世间有众多女子同她一样思念着远方之人。再将视角拉回自家,描绘月下庭院中刚刚绽放的菊花及其淡雅香气,仅通过环境氛围的渲染,女主人浓浓的“秋思”已尽在其中。下阕起始采用回扣笔法,补充叙述自己“伤高怀远”的情形。因心事重重、烦乱不堪,从黄昏时分便怅惘远眺,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忧愁的情绪长久萦绕,甚至担心自己的鬓发都要因此变白。离人虽远在天涯,但与这份深沉的思念相比,天涯的距离都显得短了,足见情比天涯更悠长。可这无尽的思念又如何传递给离人呢?只能寄望于鸿雁传书。词句中接连使用“试”字与“应”字,流露出对书信能否成功寄达的担忧。由此可见,女主人的思念与忧虑层层叠加、无穷无尽,根本无法排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柳永《锦堂春·林钟商》

下一篇:宋·蔡挺《喜迁莺·霜天秋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