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汝来前":酒杯,你靠近我跟前来,
# 汝:你,此指酒杯。
"老子今朝":老夫今天,
"点检形骸":要整饬自身,不使它再受到伤害。
# 点检形骸:检查身体。
"甚长年抱渴":为什么我经年累月酒喝若狂,
# 抱渴:得了酒渴病,口渴即想饮酒。,甚:说什么。
"咽如焦釜":喉咙干得像焦釜,
# 焦釜:烧糊的锅。
"于今喜眩":现在我终于患病疏懒嗜睡,
# 眩:一作睡。
"气似奔雷":一躺下便鼾声如雷。
# 气似奔雷:鼾声如雷。
"汝说刘伶":你却说刘伶,
# 汝说刘伶:《晋书·刘伶传》载,刘伶纵酒放荡,经常乘一辆车,带一壶酒,令人带着锄头跟随,并说“死便掘地以埋”。
"古今达者":是古今最通达的人,
"醉后何妨死便埋":他说醉死何妨就地埋。
"浑如此":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 浑如此:竟然如此。
"叹汝于知己":可叹啊,你对于自己的知心朋友,
"真少恩哉":真是薄情少恩令人愤慨!
"更凭歌舞为媒":再加上以歌舞作饮酒的媒介,
# 为媒:作为媒引,诱人饮酒。
"算合作平居鸩毒猜":算起来应该把酒当作鸩毒疑猜。
# 鸩毒:用鸩鸟羽毛制成的剧毒,溶入酒中,饮之立死。古时常以鸩酒杀人。,算合作:算起来应该看作。
"况怨无大小":何况怨恨不管是大是小,
"生于所爱":都产生于人们过分的钟爱,
"物无美恶":事物无论多么美好,
"过则为灾":喜爱过度也会变成灾害。
"与汝成言":现在我郑重地与你约定
# 成言:说定,约定。
"勿留亟退":你不要再逗留,应当赶快离开,
# 亟:急,快。
"吾力犹能肆汝杯":我的力量仍然可以将你摔坏。
# 肆:原指处死后陈尸示众。这里指打碎酒杯。
"杯再拜":酒杯惶恐地连连拜谢,
# 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
"道麾之即去":说你赶我走,我就离去,
# 麾:同“挥”。
"招则须来":招我来,我也一定再回来。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戒酒的宋词,以滑稽口吻将酒杯拟人对话。通过主仆般的嗔怪训诫,在笑谈纵饮危害中宣泄内心苦闷,展现词人诙谐表象下的精神困顿。
2. 写作手法
拟人:全词将酒杯人格化为对话对象,如“杯汝来前!”“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通过主仆问答的形式展开情节。夸张:以“咽如焦釜”“气似奔雷”极写病酒症状的严重,强化酗酒的危害性。化用:在"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中,化用《世说新语》刘伶典故,体现了酒杯的诡辩智慧。
3. 分段赏析
上阕:“杯汝来前!”以呼喝开篇,将酒杯拟人化,仿佛在训斥一个不听话的仆人,语气既严厉又带几分滑稽。“老子今朝,点检形骸”以粗豪口吻自嘲,暗示长期酗酒导致身体衰颓。“咽如焦釜”“气似奔雷”用夸张手法写病酒之苦,喉咙干灼如烧焦的铁锅,鼾声如雷,形象生动,令人忍俊不禁。酒杯的狡辩——“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借典故为自己开脱,看似豁达,实则讽刺酒徒的颓废荒唐。主人虽斥其“少恩”,却也不得不承认酒杯曾是“知己”,语气由怒转叹,透露出对酒的矛盾心理。下阕:“更凭歌舞为媒”笔锋一转,将饮酒的场合纳入批判——歌舞助兴,更易纵酒伤身。酒杯被比作“人间鸩毒”,看似罪大恶极,但“算合作”三字又留有余地,仿佛在说:酒本无害,过则为灾。“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点明主旨:对酒的依赖与怨恨,皆因曾经深爱。词人最终下令酒杯“勿留亟退”,甚至威胁“吾力犹能肆汝杯”,但酒杯的回应——“麾之即去,招则须来”——却暴露了戒酒的决心并不坚定。这句答语俏皮狡黠,仿佛看透主人心思:今日赶走酒杯,明日难免再召。全词在幽默的对话中收尾,既表现了戒酒的挣扎,也暗含对自身软弱的自嘲。
4. 作品点评
辛弃疾这首《沁园春》以戒酒为题,采用主客对话的谐谑形式,将酒杯拟人化,通过生动活泼的问答,委婉道出壮志难酬、借酒消愁的苦闷。词中"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等句,既含人生哲理,又见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全篇以文为词,散文化句式与经史用语自然融合,在辛词豪放风格之外,别具一种幽默风趣的韵味,展现了其创作手法的多样性。
# 又止酒赋《沁园春》云:“杯汝来前(略)。”此又如《答宾戏》、《解嘲》等作,乃是把古文手段寓之于词。
明陈模《怀古录》卷中
# (“怨无大小”四句)如箴如铭。末句便为次作埋根。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卷十五
# 如《宾戏》、《解朝》等作,乃把古文手段寓之于词,时主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甚当。“怨无大小”四句可箴。比破酒戒在此句。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别集》卷四
# 稼轩词:“杯汝前来”,《毛颖传》也;“谁共我,醉明月”,《恨赋》也;皆非词家本色。
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
# 陈子宏曰:稼轩《沁园春》止酒词,如《答宾戏》《解嘲》等作,以游戏文章,寓意填词,词所不禁也。
清沈雄《古今词话·词品》下卷
上一篇:宋·周邦彦《万里春》
下一篇:宋·释智愚《偈颂十七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