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ào
zhāo
yún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3
miáo
ér
xiù
tiān
shǐ
使
tóng
xuán
zhù
jǐng
hèn
qiān
suì
yào
zèng
xíng
wéi
yǒu
xiǎo
chéng
chán
shāng
xīn
niàn
cháng
qián
zhài
tán
zhǐ
sān
shēng
duàn
hòu
yuán
guī
zhú
gēn
yuǎn
jìn
dēng
qín
zhōng
xiān

译文

如同只长了苗而没有抽穗定命在天,孩子早夭不能和我深谈文章的妙女。留住时光只怅恨没有千岁不老之药,你临行前赠别我的话只有四句禅言。令人伤心你之随我是偿却前生的债,姻缘短暂人天永隔已断了后世之缘。伊人已去葬于竹林之下无所谓远近,我只有夜灯香火勤于祈祷塔中之仙。

逐句剖析

"苗而不秀岂其天":如同只长了苗而没有抽穗定命在天,

# 苗而不秀:只长苗而元穗,喻天资好但没有成就而天折者。

"不使童乌与我玄":孩子早夭不能和我深谈文章的妙女。

# 童乌:汉代扬雄子名乌。

"驻景恨无千岁药":留住时光只怅恨没有千岁不老之药,

# 驻景:景同“影”,即留住日影,也即不使光阴流逝。

"赠行惟有小乘禅":你临行前赠别我的话只有四句禅言。

# 小乘禅:佛家语,指朝云临逝时诵《金刚经》四句。

"伤心一念偿前债":令人伤心你之随我是偿却前生的债,

"弹指三生断后缘":姻缘短暂人天永隔已断了后世之缘。

# 三生:佛家称前生、今生、来生为“三生”。

"归卧竹根无远近":伊人已去葬于竹林之下无所谓远近,

"夜灯勤礼塔中仙":我只有夜灯香火勤于祈祷塔中之仙。

# 塔:指大圣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悼朝云》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一首诗。这首诗在道教和佛教意象的共同孕育下道出了诗人对亡者的哀悼。全诗围绕对朝云的深切悼念与缅怀展开,表达了苏轼对朝云早逝的悲痛、对两人缘分的感慨以及对朝云在天之灵的祝愿,展现出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惠州,王朝云不离不弃随他前往。绍圣三年(1096年)七月五日,朝云因病去世,年仅三十四岁。苏轼将其葬于惠州西湖栖禅寺松林中,亲撰墓志铭,并作此诗以寄哀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中表达了苏轼对亡妾朝云离世的悲痛与不舍,以及对两人深厚感情的铭记,展现出苏轼对朝云的深情厚意。诗中融合了悼亡之情与佛教哲思,既是对侍妾王朝云的深情追悼,也是对生命无常与因果轮回的深刻思考。

2. 写作手法

用典:“苗而不秀”出自《论语》,孔子曾以此表达对学生颜渊早逝的痛惜,苏轼用来感叹朝云过早离世;“童乌”借指扬雄之子,聪慧早夭,这里指苏轼与朝云所生之子也不幸夭折,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直抒胸臆:全诗围绕“悼”字展开,整体情感基调哀伤沉痛,直接抒发了苏轼对朝云的深切悼念和无尽的悲痛之情。如“伤心一念偿前债”直接点明“伤心”,将自己内心的痛苦直白地表达出来,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的哀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送僧游天台》

下一篇:宋·释如净《偈颂三十四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