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ù
zhōu
tóu
·
·
yuè
è
wáng
miào

朝代:宋作者:刘过浏览量:2
zhōng
xīng
zhū
jiàng
shuí
shì
wàn
rén
yīng
shēn
cǎo
mǎng
rén
suī
tián
yīng
shàng
shēng
nián
shào
shuò
gōng
liǎng
shí
jiàn
sān
chǐ
dìng
xiāng
hàn
kāi
guó
luò
dòng
tíng
běi
wàng
jīng
jiǎo
rán
zài
liáng
quǎn
xiān
pēng
guò
jiù
shí
yíng
lěi
jīng
è
yǒu
mín
jiāng
jūn
lèi
qīng
shuō
dāng
nián
shì
zhī
hèn
fèng
zhào
wěi
zhēn
chén
yǒu
zuì
xià
shèng
jiàn
lín
piàn
xīn
wàn
fēn
máo
zhōng
dào
jiù
jiān
chén
rén
shì
bái
zhào
kāi
míng
gǔn
pèi
miǎn
guī
bǎi
bài
jiǔ
quán
xià
róng
gǎn
jūn
ēn
kàn
nián
nián
sān
yuè
mǎn
huā
chūn
簿
yíng
shén

译文

中兴赵宋王朝的众将,谁是万人敬仰的英雄?只有岳飞。人虽然死了,他出生于贫寒人家,精神却鼓舞着民众。像活着一样。他年少时崛起于河朔,曾拉开两担力的硬弓,佩带三尺龙泉剑。他平定襄阳、江汉,拓开虢州、洛阳一带的战场,清洗了洞庭湖的战乱。北望帝京,狡兔仍在,良犬却被先烹杀了。路过旧时的战场,身为荆鄂遗民,长忆已故岳将军。悲泪如倾。话说当年岳飞蒙难,遗恨悲苦,朝廷指责他不遵奉诏书,是真是假?臣子有罪,假如陛下圣明,可以亲自鉴别考察,岳飞不愿班师回朝完全出于一片赤胆忠心。从来分封诸侯,终究轮不到,旧时的奸臣。人世间的黑夜,一旦太阳普照,忽然变得明朗。岳飞终于身着王侯的礼服,接受百姓祭拜,九泉之下也应感到荣耀、感激君恩。且看每年的三月,满地野花的春天,以尊王侯的大礼,祭祀岳飞英灵。

逐句剖析

"中兴诸将":中兴赵宋王朝的众将,

"谁是万人英":谁是万人敬仰的英雄?

# 万人英:万人之中的英豪。

"身草莽":只有岳飞。

# 身草莽:指岳飞家境贫寒,曾做过人家的庄客。

"人虽死":人虽然死了,

"气填膺":他出生于贫寒人家,精神却鼓舞着民众。

# 气填膺:谓忠义之气,填塞胸臆。膺,胸。

"尚如生":像活着一样。

"年少起河朔":他年少时崛起于河朔,

# 年少起河朔:指岳飞年轻时就在中原黄河以北从军抗金,报效国家。

"弓两石":曾拉开两担力的硬弓,

# 弓两石:指岳飞当时臂力过人,能开两石之弓。古代以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剑三尺":佩带三尺龙泉剑。

# 剑三尺:手提三尺宝剑。

"定襄汉":他平定襄阳、江汉,

# 定襄汉:指岳飞在高宗绍兴初年平定襄阳、汉阳等六郡,为恢复中原打下基础。

"开虢洛":拓开虢州、洛阳一带的战场,

# 开虢洛:指绍兴十年岳飞郾城大捷,先后收复虢州(今河南灵宝)、洛京(今河南洛阳)、东虢(今河南荥阳)一带大片国土,乘胜进军朱仙镇,离汴京(今开封)只有四十五里。

"洗洞庭":清洗了洞庭湖的战乱。

# 洗洞庭:指岳飞镇压了以杨么为首的聚集在洞庭湖的农民起义军。

"北望帝京":北望帝京,

# 望帝京:谓岳飞军队距汴京很近。帝京,即汴京。

"狡兔依然在":狡兔仍在,

# 狡兔:指秦桧之流,又指北方金国侵略者。

"良犬先烹":良犬却被先烹杀了。

# 良犬:指岳飞。

"过旧时营垒":路过旧时的战场,

# 营垒:指岳飞军营。

"荆鄂有遗民":身为荆鄂遗民,

"忆故将军":长忆已故岳将军。

"泪如倾":悲泪如倾。

"说当年事":话说当年岳飞蒙难,

"知恨苦":遗恨悲苦,

"不奉诏":朝廷指责他不遵奉诏书,

# 不奉诏:指秦桧等诬陷岳飞受诏不救淮西罪,赐死狱中。诏,皇帝的命令文书。

"伪耶真":是真是假?

"臣有罪":臣子有罪,

"陛下圣":假如陛下圣明,

"可鉴临":可以亲自鉴别考察,

# 鉴临:审查,监视。

"一片心":岳飞不愿班师回朝完全出于一片赤胆忠心。

"万古分茅土":从来分封诸侯,

# 分茅土:古代皇帝分封诸侯时,用茅草包社坛某方之土授受封者,以示其为某方王侯。

"终不到":终究轮不到,

"旧奸臣":旧时的奸臣。

"人世夜":人世间的黑夜,

"白日照":一旦太阳普照,

"忽开明":忽然变得明朗。

"衮佩冕圭百拜":岳飞终于身着王侯的礼服,接受百姓祭拜,

# 圭:贵族上朝手中所持的玉制礼器。,冕: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的礼帽,后专指皇冠。,佩:贵族身上佩带的玉器。,衮: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

"九泉下、":九泉之下也应感到荣耀、

# 九泉:指底层最深处,即阴间。

"荣感君恩":感激君恩。

"看年年三月":且看每年的三月,

"满地野花春":满地野花的春天,

"卤簿迎神":以尊王侯的大礼,祭祀岳飞英灵。

# 卤簿:本为帝王驾出时仪仗。汉以后,后妃、太子和大臣出行时皆有。此指每年三月在庙前迎神赛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为南宋词人刘过所著的一首词。上片勾勒岳飞生前赫赫战功,字里行间满是百姓对这位“故将军”的深切追思,其威名曾令敌军闻风丧胆;下片则铺陈他含冤遇害及日后沉冤得雪的历程,终以民众在鄂王庙前举行迎神赛会、祭奠英魂的场景作结,道尽无尽缅怀之情。全词巧妙融合叙事、议论与抒情,情感充沛激越,语言凝练精当。词人不仅为英雄悲恸垂泪,更意在激励长期受压制的主战派将领,唤起他们抗敌卫国的斗志,以实现国家统一的长久夙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诗人

刘过(1154~1206),南宋词人、诗人。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终身未入仕,流落江湖间,曾从辛弃疾游,晚年寓居昆山。刘过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刘”。今存其词八十多首,多感时论事、抒写平生豪气之作。其诗作多悲壮感慨。代表作品有《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沁园春·张路分秋阅》《登多景楼》等。著有《龙洲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宋高宗在位期间,岳飞遭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构陷,后宋孝宗为其平反昭雪。到了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朝廷追封岳飞为鄂王。同年,刘过西行游历汉沔(今武汉一带),途经岳飞庙时,写下这首词凭吊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历史人物的词。称颂了岳飞为南宋中兴立下的不朽功勋,以及他“精忠报国”的赤诚品格,并对迫害忠良的投降派予以强烈抨击。表现词人希望激励长期受抑的主战派将领重拾抗敌斗志,以实现收复河山、一统天下的宏愿。

2. 写作手法

比喻:“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运用比喻,将奸臣比作狡兔,把岳飞比作良犬,形象地控诉了奸臣对忠良的迫害。写出了岳飞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惨命运。反问:“不奉诏,伪耶真”的反问,有力驳斥了秦桧一伙强加给岳飞的罪名。

3. 分段赏析

上片以“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的诘问起笔,实则盛赞岳飞为南宋中兴时期当之无愧的英雄。“身草莽”四句勾勒其含冤而逝的悲壮——虽长眠荒野,然忠愤之气长存,百姓心中他始终栩栩如生。“年少起河朔”至“良犬先烹”铺陈生平:岳飞出身寒微却武艺超群(能挽两石硬弓,佩三尺长剑),二十岁于河朔从军,在战火中成长为名将。他“定襄汉”收复襄阳流域,“开虢洛”挥师陕豫,“洗洞庭”平定地方叛乱(此为历史局限),更时刻“北望帝京”欲收复汴京。怎奈奸佞作梗,金兵未灭却先诛良将,“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的悲剧,道尽南宋王朝自毁长城的痛心。作者途经岳飞旧营垒,见荆鄂遗民忆起“故将军”皆“泪如倾”,足见英雄深得民心。下片先咏冤案:“说当年事,知恨苦”道尽岳飞沉冤,所谓“不奉诏”纯属秦桧构陷,“伪耶真”的诘问暗藏激愤。“臣有罪”四句以假设语气明辨冤屈,暗讽宋高宗并非受蒙蔽,实为苟安求和。“分茅土”典指分封诸侯,词人坚信奸臣永无封赏之日,而沉冤终得昭雪——岳飞被追封鄂王、立庙祭祀,庙中塑像“衮服冕圭”,正是“入世夜,白日照”的天理昭彰。末句以清明风俗收束:年年三月春光里,百姓以“卤簿”仪仗迎神祭奠,花香与哀思交织,既寄寓民众深情,更显词人爱憎分明。全词叙事中见议论,悲愤里藏期许,于英雄悲剧中呼唤抗金斗志,堪称南宋词坛的忠愤之音。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前半篇浸满悲愤压抑的情绪,结尾处却透出明朗亮色,令人振奋鼓舞。显然,刘过创作此词并非仅为凭吊逝去的英雄,更借此表达抗敌御侮的决心,以及对腐朽南宋政权的不满。全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紧扣凭吊主旨,将长调词章写得气脉贯通、酣畅淋漓,尽显作者深厚的艺术造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全词将叙事、议论和抒情融于一体,感情浓烈,语言凝炼,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英雄烈士的崇敬和对秦桧之流卖国贼的痛恨之情,在开禧北伐前夕起到了鼓舞士气民心的作用。

现代吉林大学教授喻朝刚《宋词观止》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杜安世《端正好》

下一篇:宋·吴龙翰《古岩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