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西
jiāng
yuè
·
·
zhào
jìn
chén
wén
qiū
shuǐ
quán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2
wàn
qiān
hòu
gèng
shuí
miào
jīn
rèn
lán
jié
pèi
yǒu
tóng
xīn
huàn
shī
wēng
lái
yǐn
lòu
cái
bīng
zhù
gāo
shān
liú
shuǐ
zhī
yīn
xiōng
zhōng
shòu
chén
qīn
què
líng
jūn
xǐng

译文

在诵读了无数的佛偈之后,还有谁能写出精妙的语句。我们如同纫兰结佩一样,有着相同的心意。唤来诗人一起饮酒。他写出如镂玉裁冰般的词句,我们是高山流水的知音。胸中没有一点尘世的侵扰,却只怕像屈原一样独自清醒。

逐句剖析

"八万四千偈后":在诵读了无数的佛偈之后,

# 偈:佛经中颂词。梵语偈陀的简称。

"更谁妙语披襟":还有谁能写出精妙的语句。

# 披襟:敞开衣标,喻心怀舒畅。

"纫兰结佩有同心":我们如同纫兰结佩一样,有着相同的心意。

"唤取诗翁来饮":唤来诗人一起饮酒。

"镂玉裁冰著句":他写出如镂玉裁冰般的词句,

"高山流水知音":我们是高山流水的知音。

"胸中不受一尘侵":胸中没有一点尘世的侵扰,

"却怕灵均独醒":却只怕像屈原一样独自清醒。

# 灵均:屈原字灵均。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西江月・和赵晋臣敷文赋秋水瀑泉》是南宋辛弃疾所作的词。词作约创作于他闲居瓢泉时,为与友人赵晋臣的唱和之作。上片高度评价赵词,将赵视为同心之人并邀其共饮;下片既赞赵词精巧,又以钟俞知音自比,还表明自己的处世态度和高洁情怀。全词大量用典却自然流畅,以词人之意贯穿,不仅深化词意,还增强了表现力,体现了辛弃疾词作善于用典且寄意深远的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咏物题材的词。表达了词人对友人赵晋臣词作的赞美,以及两人之间同心知音的深厚情谊,同时展现了词人自身坚守高洁的处世态度。

2. 写作手法

化用:上片开头化用黄庭坚评苏轼《庐山偈》之意,言赵晋臣秋水瀑泉词之妙,开门见山地表达对其词作的高度赞赏;下片结尾化用屈原《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及王逸《楚辞章句》的注释,阐述自己“洁己”和清廉自守的处世态度,使情感表达含蓄而富有韵味。开门见山:上片开头“八万四千偈后,更谁妙语披襟”,直接对赵晋臣的词给予很高评价,简洁有力地切入主题。

3. 分段赏析

《西江月・和赵晋臣敷文赋秋水瀑泉》上片,开篇以化用典故的方式,高度赞誉赵晋臣“赋秋水瀑泉”词的精妙,紧接着“纫兰”二句借助屈原的典故,将自己与赵晋臣紧密相连,视其为“同心”之人,邀请共饮,体现出两人志同道合的密切关系,情感真挚。下片,“镂玉”二句既用“镂玉裁冰”称赞赵词的工巧精丽,又以钟子期与俞伯牙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两人是知音好友,深化彼此情谊。结尾二句化用屈原《渔父》语意,鲜明地表达出作者以“洁己”为志、清廉自守、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怀。

4. 作品点评

《西江月・和赵晋臣敷文赋秋水瀑泉》是辛弃疾词作中颇具特色的唱和之作。其突出亮点在于用典精妙,如“纫兰结佩”“独醒”化用屈原典故,“高山流水知音”援引钟子期与俞伯牙之事,众多典故皆能以词人自身之意贯穿,达到浑化无痕、妙合无垠的境界,看似用典却又自然流畅,宛如未用。这种用典方式不仅使词意得到深化,展现出更为丰富的内涵,还极大地增强了词的表现力,体现出辛弃疾高超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嗅梅》

下一篇:宋·释行海《梅(其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