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
ào
·
·
sòng
tái
shǒu
jiāng
láng
zhōng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3
sòng
guī
lái
dēng
huǒ
jìn
西
lóu
dàn
yuè
liáng
shēng
yùn
míng
cháo
lái
dìng
zhǔn
cháo
lái
wěn
zhōu
héng
kǒu
zhòng
chéng
jìn
jiāng
shuǐ
zhī
hèn
nán
fēng
wèi
jiě
jiā
rén
yùn
xué
shí
liú
qīng
jiǔ
kùn
pín
wèn
qián
táng
jiāng
shàng
zhōng
xìn

译文

客人走后,灯火尽了。西楼挂着一轮淡月。钱塘江潮水涨潮没有定期。希望潮水的平稳安静。使友人的行舟能够安祥稳当地停泊在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城渡口上。钱塘江水好像懂得了我这离去友人的“孤客”的苦闷心绪。一阵温暖平和的南风飘然而过。莫要用当今流行的势利眼光轻视那些多年遭受挫折的人。你我要勤向寄书问讯。钱塘上握别的不忘友谊的忠信誓言一定要遵守。

逐句剖析

"送客归来灯火尽":客人走后,灯火尽了。

"西楼淡月凉生晕":西楼挂着一轮淡月。

# 晕:月亮周围的白色光带。

"明日潮来无定准":钱塘江潮水涨潮没有定期。

# 潮:指钱塘江潮水。

"潮来稳":希望潮水的平稳安静。

"舟横渡口重城近":使友人的行舟能够安祥稳当地停泊在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城渡口上。

# 重城:指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城市。又读重(chóng)城,古代城市在外城中又建内城,故称。一般泛指城市。

"江水似知孤客恨":钱塘江水好像懂得了我这离去友人的“孤客”的苦闷心绪。

"南风为解佳人愠":一阵温暖平和的南风飘然而过。

# 南风为解佳人愠:意谓佳人弹琴而唱《南风》之诗,以解除恼怒颜色。《史记》卷二四《乐书》:“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郑玄注云:“《南风》,长养之风也。”王肃日:“《南风》,育养民之诗也。其辞日:‘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莫学时流轻久困":莫要用当今流行的势利眼光轻视那些多年遭受挫折的人。

# 久困:多年困顿窘迫的人。典出《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皆窃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一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轻:轻视。,时流:当今流行的风气。

"频寄问":你我要勤向寄书问讯。

"钱塘江上须忠信":钱塘上握别的不忘友谊的忠信誓言一定要遵守。

# 忠信:借用《论语·卫灵公》“言忠信,行笃敬”语意。傅斡《注坡词》注云:钱塘江险恶,多覆行舟,故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渔家傲·送台守江郎中》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景表达出词人对友人舟行前途的挂念;下片把视线集中到钱塘江水上,描写送客归来的心理感受。反从“送客归来”的心理感受写起,愈显出词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别具一格。全词抒情寄慨,情景交汇,显示出词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渔家傲·送台守江郎中》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一月。江公著才华横溢,品德高尚,词人不忍其离去,故有此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送别词,通过写景表达出词人对词人对舟行友人的“一路平安”的祝福和期待,显示出词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2. 写作手法

拟人:把江水拟人化,意谓钱塘江水好像懂得了词人对友人离去的苦闷心绪,一阵温暖平和的南风飘然而过,预示着江面的平静,而与上片的“潮来稳”遥相呼应。象征:词中的“南风”不仅象征着温暖平和的天气,也寓意着词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期待。同时,“钱塘江”作为地理背景,也象征着词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共同经历。

3. 分段赏析

上片“送客归来灯火尽,西楼淡月凉生晕”,写出词人内心的寂寥幽暗、孤独凄冷的深层感受。“西楼淡月凉生晕”句,可谓情景交汇,含蓄蕴藉。其妙处却还在移情于物,颇有“通感”技艺,月晕,此乃视觉意象;而“淡月”,已具有了某种心理因素,是感觉意象;“凉生晕”,由于月之残光而感到凉意,则纯属幻觉意象。视觉、感觉、幻觉的三种意象挪移,相辅相成地创造出一个凄凉孤寂的词境,从而强化了词人别去亲密友人的悲哀心绪。这种意象复加的艺术手法,原是中国传统古典诗歌中长期锤炼出的一种重要表现方法,它被词人娴熟地运用到这首词里,具有一种强烈的景情互补共生的作用,使词的意蕴显得愈加生动丰富了。下文的“明日潮来无定准。潮来稳。舟横渡口重城近。”又引出了词人对友人舟行前途的挂念。但由于钱塘江潮水险恶,多覆行舟,词人祈祷着潮水的平稳安静,俾使友人的行舟能够安祥稳当地停泊在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城渡口上,表现出词人对舟行友人的“一路平安”的祝福和期待。下片把视线集中到钱塘江水上,并把江水拟人化。意谓钱塘江水好像懂得了词人对友人离去的苦闷心绪,一阵温暖平和的南风飘然而过,预示着江面的平静,而与上片的“潮来稳”遥相呼应。于是,期待在此终成现实,友人的烦恼也为之一扫而空。“南风”,也可作《南风》之诗解,则可串讲为“佳人(友人)弹奏着养民的《南风》之诗乐,化解了心头的怨恨。”而后,“莫学时流轻久困”,是对时人说的,即不要用世俗的眼光,轻视苏秦当年作说客未成的临时大困吧。意谓自己与友人在政治上、事业上必会有后效。末二句“频寄问,钱塘江上须忠信。”是总揽别情归结到一句话:即不要忘记老朋友,别后要勤向寄书问讯,钱塘上握别的不忘友谊的忠信誓言一定要遵守。

4. 作品点评

《渔家傲·送台守江郎中》全词心物交融,情溢望中;章法奇妙,错落有致。此词是一首“送客词”,却不言送客当时的情景,反从“送客归来”的心理感受写起,愈显出词人对友人的深厚怀思情感。可谓逆向推波,出人意表。巧妙地将内心的情感与外界景物相融合,使得每一处景物都仿佛浸透了词人的深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是一首苏轼的酬唱词作,通过酬唱,加深友人的情谊,增添生活的情趣,排遣胸中的愁情,抒发心底的意绪,还可以使智骋才,这无疑是一种文人乐意为之的赏心乐事。

现代杭州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周晓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宋祁《渑池道中》

下一篇:宋·张道洽《嗅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