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èr
láng
shén
·
·
yán
guāng
xiè

朝代:宋作者:柳永浏览量:3
yán
guāng
xiè
guò
fāng
chén
qīng
zhà
lěng
fēng
qīng
tíng
shuǎng
tiān
shuǐ
gōu
yáo
guà
yīng
shì
xīng
é
jiē
jiǔ
jiù
yuē
biāo
lún
jià
chù
wēi
yún
àn
gěng
gěng
yín
gāo
xiè
xián
zhī
jǐng
jīn
jià
yùn
qiǎo
chuān
穿
zhēn
lóu
shàng
tái
fěn
miàn
yún
huán
xiāng
diàn
jīn
chāi
chù
suàn
shuí
zài
huí
láng
yǐng
xià
yuàn
tiān
shàng
rén
jiān
zhàn
huān
nián
nián
jīn

译文

夏日的暑气消退了。一场夜雨过后、空气中的尘埃被雨水洗净。初现的凉露让庭院门户清爽宜人,晴朗的夜空如水般澄澈,一弯新月远远挂在天边。想必是天上的织女叹息久别重逢,为赴约会、驾着风车疾驰而来。极目远眺、高远的夜空缕缕彩云飘过银河,明亮的银河高悬如瀑,倾泻而下。娴静幽静的夜空。要知道此情此景,自古以来便是无价之宝。运用着精巧的心思、绣楼上的姑娘们正在穿针引线,姑娘们抬起娇嫩的的脸庞、乌黑的发髻彼此相似。交换着定情的金钗与信物,私语缠绵,不知道是谁在、回廊的暗影下。但愿天上和人间,能得到这份欢乐,年年都像今夜一样。

逐句剖析

"炎光谢":夏日的暑气消退了。

# 炎光谢:谓暑气消退。谢,消歇。

"过暮雨、":一场夜雨过后、

# 过暮雨:为“暮雨过、轻洒芳尘”之倒装,意谓暮雨过后,尘土为之一扫而空。

"芳尘轻洒":空气中的尘埃被雨水洗净。

"乍露冷风清庭户":初现的凉露让庭院门户清爽宜人,

# 乍露:初次结露或接近结露的时候。

"爽天如水":晴朗的夜空如水般澄澈,

# 爽天如水:夜空像水一样清凉透明。爽天,清爽晴朗的天空。

"玉钩遥挂":一弯新月远远挂在天边。

# 玉钩:喻新月。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窓。”

"应是星娥嗟久阻":想必是天上的织女叹息久别重逢,

# 应是星娥嗟久阻:“应是”二句:意谓此时应该是织女叹长久别离,欲重叙旧约,驾飙车准备启程的时候了。星娥:指织女。李商隐《圣女祠》:“星娥一去后,月姊更来无?”

"叙旧约、":为赴约会、

"飙轮欲驾":驾着风车疾驰而来。

# 飙轮:即飙车,御风而行的车。

"极目处、":极目远眺、

# 极目处: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

"微云暗度":高远的夜空缕缕彩云飘过银河,

# 微云暗度:淡淡的云朵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移动。

"耿耿银河高泻":明亮的银河高悬如瀑,倾泻而下。

# 高泻:指银河高悬若泻。,耿耿:明亮的样子。

"闲雅":娴静幽静的夜空。

# 闲雅:娴静幽雅。闲,通“娴”。

"须知此景":要知道此情此景,

"古今无价":自古以来便是无价之宝。

"运巧思、":运用着精巧的心思、

# 运巧思:谓女子在彩楼上乞巧。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穿针楼上女":绣楼上的姑娘们正在穿针引线,

"抬粉面、":姑娘们抬起娇嫩的的脸庞、

"云鬟相亚":乌黑的发髻彼此相似。

# 相亚:相似。干宝《搜神记》卷二:“吴孙峻杀朱主,埋於石子冈。归命即位,将欲改葬之,冢墓相亚,不可识别。”,云鬟:高耸的环形发髻。李白《久别离》:“至此肠断彼心绝,云鬟绿鬓罢梳结。”

"钿合金钗私语处":交换着定情的金钗与信物,私语缠绵,

# 钿合金钗:“钿合金钗”五句:用唐玄宗与杨贵妃七夕誓世世为夫妻典。钿合:亦作“钿盒”。镶嵌金、银、玉、贝的首饰盒子。李裕《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宝钗分凤翼,钿合寄龙团。”

"算谁在、":不知道是谁在、

"回廊影下":回廊的暗影下。

"愿天上人间":但愿天上和人间,

"占得欢娱":能得到这份欢乐,

"年年今夜":年年都像今夜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二郎神·炎光谢》是北宋词人柳永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七夕佳期为主题,上片描绘天上情景,寄寓人们对爱情幸福的美好遐想;下片转而展现人间景象,表达词人对天下有情人的美好祝愿,以及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尽显其广阔胸怀。全词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刻画鲜明形象,以闲雅欢娱的情调,带来独特艺术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词是一首节序词,词的内容是吟咏七夕节,但是具体作年不可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夕节令词。描绘了七夕夜天界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浪漫场景与人间女子穿针乞巧、男女私语的闲雅画面,体现了宋代七夕民俗的独特意蕴,表达了词人对纯真爱情的美好祝愿及对人间幸福生活的热切向往。

2.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炎光谢”以静写暑退,继以“暮雨过、芳尘轻洒”动态描摹雨后清新。“飙轮欲驾”写织女驾云飞渡银河的动感,与“耿耿银河高泻”的静谧星河相映。“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捕捉女子穿针的灵动身影,又以“云鬟相亚”的静态发髻勾勒其虔诚姿态,动静交织间既展现七夕民俗的鲜活场景,又暗含人间对永恒欢愉的向往。虚实相间:“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一句:实写银河高悬之景,虚写织女跨越星河的相思,将神话想象融入人间七夕的仰望视角;“钿合金钗私语处”化用唐玄宗杨贵妃定情典故,虚写历史烟云,实绘民间乞巧时回廊影下的旖旎情态。虚实交织间,既延续了古典意境,又以“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的祈愿收束,将神话浪漫与现世温情熔铸为跨越时空的永恒诗境。用典:“钿合金钗私语处”一句,化用唐玄宗与杨贵妃七夕定情典故:《长恨歌传》载二人于长生殿夜半私语,以金钗钿盒为誓,象征情缘永固。柳永将历史传说与七夕乞巧习俗交融,既暗合人间乞巧时男女私语的实景,又借帝妃典故升华爱情境界,使天上星汉与人间情愫浑然相映,含蓄传递对永恒欢愉的祈愿。反衬:以天上之景衬人间之情。“耿耿银河高泻”极写星河璀璨、牛女相会之浪漫,反衬“钿合金钗私语处”的凡尘私语更显真挚可贵;“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以神话永恒之美反衬人间聚少离多之憾,突显对现世温情的珍视。既升华了七夕意境,又深化了对平凡欢愉的礼赞。承上启下:“闲雅”二字承上启下。该句上承“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微云暗度,银河高泻”等清幽静谧的七夕夜景描写,凝练概括出节序“闲静幽雅”的氛围特质;下启“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等人间乞巧、定情的民俗活动,将天上之景与人间之情自然勾连,使上下片过渡流畅、结构浑然一体。

3. 分段赏析

上片以天界为叙事空间,通过细腻灵动的笔触构建出七夕特有的清丽意境。开篇“炎光谢”三字精妙点出季节更迭,既指盛夏热浪的消退,又暗含节气流转的时序感。作者采用由远及近的时空转换技法,先以“阵黄昏过雨,轻洒芳尘”勾勒出初秋傍晚的澄净图景,细雨涤除尘寰的意象既营造出适意的物理空间,更为后续星汉灿烂的浪漫场景埋下伏笔。“天如水、玉钩遥挂”的意境营造颇具匠心,既是对秋夜天象的实写:澄碧夜空如水洗般明净,新月如银钩高悬;又是艺术想象的升华,为牛女相会搭建出诗意的物理场域。词人巧妙运用“乍露冷风清”的体感描写,自然过渡到“庭户爽”的空间转换。此处“庭户”作为七夕乞巧的核心场域,承载着双重文化意涵:既是古代女子穿针乞巧的实景空间,又是仰望星汉的情感载体。当目光投向“星娥嗟久阻”的想象维度,词作完成从现实场景到神话世界的跨越。织女“飙轮欲驾”的急切情态,既是对一年相思的诗意纾解,又暗含对爱情坚贞的礼赞。而“微云暗度”与“银河高泻”的意象并置,构成动静相宜的视觉画卷:流云掠过天际的动感,与银河亘古不变的静谧形成微妙对照,暗喻人间别离与天上团圆的永恒命题。下片以“闲雅”二字总括七夕特质,在民俗活动的实写中寄寓人文哲思。“古今无价”的评断彰显文化自觉,将七夕提升为超越时空的情感圣典。乞巧场景的描写极具生活质感:“抬粉面”的动态捕捉与“云鬟相亚”的静态定格形成艺术张力,少女们专注仰首的群体剪影,既传递着对巧艺的虔诚追求,又暗藏对美满姻缘的期许。而“钿合金钗私语处”的浪漫想象,实则暗合宋代七夕“访闺中密友”的民俗传统,在现实与幻境的交织中,完成对人间情谊的礼赞。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作以天上景象为反衬,借典故投射现实,核心要旨在于讴歌人间欢愉与尘世福祉。作者将瑰丽的图景与婉约的情致精妙融合,构筑起既璀璨夺目又温情脉脉的七夕画卷,传递出珍视当下、莫负良辰的深切感悟。这种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历经岁月洗礼仍持续激荡着历代读者的心弦,成为永恒的精神回响。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昔人咏节序,不惟不多,附之歌喉者,类是率俗,不过为应应时纳祜之声耳。所谓清明“拆桐花烂漫”、端午“梅霖初歇”、七夕“炎光谢”,若律以词家调度,则皆未然。

宋张炎《词源》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几道《归田乐·试把花期数》

下一篇:宋·罗公升《牢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