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西湖":在西湖边择地筑居,
# 卜筑:选择土地建筑房屋。
"种翠萝犹傍":种下的翠绿藤萝依傍着屋舍,
"软红尘里":虽身处繁华尘嚣之中。
"来往载清吟":往来湖上时总载着清越的吟哦,
"为偏爱吾庐":只因偏爱这处庐舍,
"画船频系":画船频频停靠。
# 系:一作“繁”。
"笑携雨色晴光":笑揽雨晴交织的湖光山色,
"入春明朝市":进入春日的早市。
"石桥锁":石桥阻隔了通路,
"烟霞五百名仙":五百罗汉仙境中,
# 五百名仙:即五百罗汉。《法苑珠林》:“过去九十一劫,有一婆门好学广博,常教五百豪族童子,今五百罗汉是。”
"第一人是":从古至今贾似道可算是“第一人”。
"临酒论深意":大家在小筑中举杯畅饮,高谈阔论。
# 酒:一作“醉”。
"流光转、":时光流转、
"莺花任乱委":任凭莺啼花落。
"泠然九秋肺腑":深秋的清寒侵入肺腑,
# 泠然:形容风的清凉。泠:一作“冷”。
"应多梦、":应常在梦中、
"岩扃冷云空翠":见山门冷云与空翠。
# 扃:门闩。
"漱流枕石幽情":以流泉漱口、枕石而眠的幽隐情怀,
# 漱流枕石:古时作为士大夫隐居的代称。
"写猗兰绿绮":正借《猗兰操》的琴音在绿绮琴上倾诉。
# 绿绮:古琴名,为汉学者蔡邕所有,后用为琴之通称。,猗兰:猗兰操,琴曲名,一名《幽兰操》,孔子所作。猗,一作“漪”。
"专城处":转过城畔,
# 专城:一城之主。古代多用以称呼州牧、太守等地方官吏。专,一作“转”。
"他山小队登临":与友人登山临水,
# 小队:人数编制少的队伍。多指地方官的卫队。
"待西风起":静待西风吹起。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应酬赠答词。此词上片描绘贾似道西湖小筑景致,湖山环抱,亭台掩映,花木繁茂,尽显园林之美,表现了贾似道的煊赫权势;下片抒写游览西湖小筑而生发的感慨,表达了作者自己高洁的情怀。
2. 写作手法
化用:词中“偏爱吾庐”一句,化用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直接借用陶诗原句结构,以“偏爱”替换“吾亦爱”,既保留隐居情趣,又暗指贾似道对西湖别墅的喜爱,借古意写今景,自然融入语境。虚实结合:词中“卜筑西湖,种翠萝犹傍”是眼前小筑实景,“冷然九秋肺腑”则是想象秋景。实虚相映,既勾勒出小筑风貌,又借虚景抒怀,丰富内容,使意境更深远。
3. 分段赏析
上片“卜筑”三句,“卜筑”即审慎选择吉地建造居所,“软红尘”代指熙熙攘攘的繁华都市。贾似道精心营造的“西湖小筑”,虽与京都的喧嚣街市近在咫尺,却巧妙地闹中取静。别墅外围,青翠的藤萝沿着墙壁攀援生长,枝叶交错,如同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将尘世的纷扰隔绝在外。微风吹过,藤蔓轻轻摇曳,偶尔漏下斑驳的阳光,勾勒出一幅静谧悠然的桃源画卷,令人心生向往。“来往”三句,生动展现了小筑内热闹非凡的场景。每日,道路上车马喧腾,西湖中画舫穿梭,众多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踏入小筑,便能听见吟诗诵词之声、欢声笑语之音交织回荡,颇有刘禹锡笔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风雅意境,乍看之下,众人皆是因倾心这座宅邸而相聚。然而细思便知,这些文人雅士趋之若鹜的背后,实则是对贾似道权势的追逐。正如俗语所言“富在深山有人来”,即便居所偏远,只要主人手握大权,便会门庭若市。这种表面附庸风雅、实则功利的社交场景,在词人的笔下被刻画得淋漓尽致。“笑携”两句中,“雨色晴光”巧妙浓缩了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意,将西湖晴雨变幻的绝美风光凝于四字之间。无论是晴空下波光粼粼的湖面,还是细雨中山色迷蒙的景致,都仿佛在眼前铺展开来。“春明”原指长安东面的春明门,后世成为京都的代称。词句描绘贾似道每日从西湖小筑启程,神态从容自若,仿若将西湖的山水灵韵尽皆收于怀中,而后春风满面地入朝觐见君主,尽显其得意自满之态。“石桥锁”两句点明小筑地处西湖南山区。小筑前,一座石桥横跨溪涧,本是方便通行之物,却意外截断了通往后方烟霞洞景区的路径。烟霞洞内,雕刻着众多历经岁月沉淀的古代佛像,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今,贾似道修建的石桥将其阻隔,寻常游人再难踏入这片洞天福地。词人表面盛赞贾似道为“第一人”,语气中却暗藏讥讽,实则是在批判他凭借权势独占山水、蛮横霸道的行径。“五百”并非实指,而是用以夸张形容佛像数量之多,更凸显出贾似道此举的不合理与自私。上片通过对小筑环境、人物往来及主人日常的描写,鲜活地勾勒出“西湖小筑”及其主人贾似道的形象。下片“临酒”八句,众人于小筑中饮酒畅谈,话题围绕这座建筑展开。“漱流枕石”源自《世说・排调》的典故,孙子荆本欲言“枕石漱流”,却误说成“漱石枕流”,并解释称枕流为洗耳、漱石为砺齿。吴文英在此反用其意,借此抒发对山水的痴迷与沉醉。席间,有人感叹,身处小筑,仿若置身仙境,恰似传说中“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时光在此悄然流逝。不经意间,便可见春花凋零、落英纷飞,黄莺空啼,春天匆匆远去,夏日即将登场,这般美景令人陶醉又惋惜。也有人认为,小筑的深秋景致更具韵味,那清冷幽静的山色,常常在梦中浮现,每每忆起,都让人回味无穷,足见秋景之迷人。而词人却抒发了别样感慨,他坦言,在小筑中虽能自由自在地享受山水之乐,口渴饮清泉,疲惫枕山石,惬意非常。然而,这种过于闲适的生活,却容易消磨人的意志。于是,他不由自主地拿起瑶琴,弹奏起孔子所作的《猗兰操》。据《琴操》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未得重用,归鲁途中见芗兰独茂,感叹“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遂停车抚琴,借曲抒怀。词人“绿绮”代指名琴,借弹奏此曲,将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只能与山间野景相伴的苦闷心情尽情倾诉。“专城处”三句中,“专城”在古乐府“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及孟浩然诗句“往来看拥传,前后赖专城”中,均指一城之主,这里借指贾似道。“他山”出自《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喻指能直言规劝的朋友,其中也包含词人自身。词句描绘出一幅画面:在西湖小筑中,一群真心相待的朋友簇拥着贾似道登高远眺,他们心中默默期盼,不知西边前线能否传来胜利的消息。“西风”在此可理解为西边前线的战事,因贾似道曾督师湖北,湖北位于临安西边,按五行方位,西方属金,主杀伐,故以此借指战事。这一句既呼应了贾似道的身份,也暗含了词人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下片通过饮酒时的讨论与感慨,将个人情怀与对时事的关切巧妙融合,深化了整首词的内涵与意境。
4. 作品点评
此词描绘的景物中,有的是现实景象,有的是想象景象,比如既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又刻画了秋天的景色,写作上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从“专城处,他山小队登陵,待西风起”这句词可以看出,贾似道当时还没有在这里定居,所以词中所写的事情,也大多是想象之词。
# “石桥锁,烟霞五百名仙,第一人是。”拟以仙佛,似指似道独揽朝纲。“冷然九秋肺腑,应多梦岩扃,冷云空翠”虽切“秋壑”二字,或亦暗用傅岩故实。
近代词学家夏承焘《梦窗词集后笺》
# 在这(给贾似道的)四首词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一点盛衰兴亡的悲慨和国事日非的影子,只是表现着一派闲雅高华的情调,从表面上歌颂贾似道的名位声望以及他所伪饰的苟安的升平,而未曾流露出一点真正属于自我的内心的情感。可是另一方面,则梦窗却也并没有一点谄佞干求的言语。这种现象可以使我们看到梦窗与贾似道之间隐然有着一份疏远之感。
现代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叶嘉莹《拆碎七宝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