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n
shā
·
·
chóng
jiǔ
jiù
yùn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2
bái
xuě
qīng
chū
zuò
jiān
ài
jūn
cái
liǎng
quán
xiāng
fēng
jǐng
què
rán
hèn
xiāng
féng
néng
zhī
chóng
huì
shì
nián
zhū
gèng
chóng
kàn

译文

阳春白雪般的清新词句出自座席之间。您才华气量二者兼备,令人艳羡。异乡杭州的风景也依旧粲然。可叹相逢能够欢聚几日?不知重会又将落在何年?届时,我们愿再次面对茱萸仔细把玩。

逐句剖析

"白雪清词出坐间":阳春白雪般的清新词句出自座席之间。

# 坐:同“座”。,白雪:意即阳春白雪。这里比喻杨绘词作的高雅。

"爱君才器两俱全":您才华气量二者兼备,令人艳羡。

# 才器:才能与器识。,君:指杨绘,作者友人,杭州知府。

"异乡风景却依然":异乡杭州的风景也依旧粲然。

# 异乡:指杭州,因杨元素与苏轼均为四川人,故称异乡。

"可恨相逢能几日":可叹相逢能够欢聚几日?

"不知重会是何年":不知重会又将落在何年?

"茱萸仔细更重看":届时,我们愿再次面对茱萸仔细把玩。

# 仔细:仔细。仔:一作“子”。,茱萸:植物名。有浓烈香气,可入药。古代习俗,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囊以去邪避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浣溪沙·重九旧韵》出自北宋文豪苏轼之手,是一首意蕴悠长的送别词。上片之中,苏轼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高度颂扬友人出众的才华与非凡的气度,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友人发自肺腑的欣赏与真挚热爱。下片则笔锋一转,直接抒发在重阳节与友人分别的离愁别恨。词人巧妙化用前人诗句,让词句在含蓄之中更添婉转韵味,无需多言,那份对友人的惜别之意与眷恋之情已悄然流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浣溪沙·重九旧韵》是苏轼所写。熙宁七年九月,苏轼从杭州调任密州太守,在重阳前一日,即九月八日,他与杨绘分别时写下了一首《浣溪沙》。而这首《浣溪沙·重九旧韵》大概率与前作写于同一时期,仅相隔一日,可能是延续前作别情,于重阳之际进一步抒发离情别绪以及当时的心绪。彼时苏轼经历着仕途上的变动,在离别友人之时,借词作来传达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浣溪沙·重九旧韵》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重阳题材的作品。词中描绘了重阳节时的诸多景象,如“白雪清词出坐间”展现文人雅集吟诗的场景,“爱君才器两俱全”体现对友人才能品德的称赞;“舞腰歌板闲时按”描述歌舞之态。整体营造出重阳佳节聚会的欢快氛围,体现了与友人相聚的愉悦,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欣赏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淡淡感怀。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爱君才器两俱全”直接表达对友人才能与品德的赞赏;“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直白地抒发与友人相聚短暂、对未来重逢未知的遗憾与惆怅。细节描写:“异乡风景却依然”,借异乡依旧的风景,衬托出自己身处异地的别样心境,以及与友人相聚又将离别的复杂情感。

3. 分段赏析

在苏轼送别杨绘的众多词作里,《浣溪沙·重九旧韵》尤为突出的特点是大量采用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上片开篇,词人着眼于当下聚会场景,描述友人如吟阳春白雪般,在座席间迅速创作出清妙词作。虽杨绘原作已失传,但从苏轼饱含赞美的笔触中,仍能想见其作品格调之高雅,以及杨绘才思之敏捷。这一精妙的描写,从侧面凸显出友人的才华,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伏笔。紧接着,苏轼毫不掩饰地抒发对友人的欣赏。在苏轼心中,杨绘是才识兼备之人。这份欣赏,不仅源于对其才华的倾慕,更因在党争的复杂环境中,二人志同道合。“异乡风景却依然”一句,巧妙暗点“重九”节令,此时身处杭州这一异乡,词人发现这里的节令风光与故乡蜀地并无太大差异,看似在表达将他乡视作故乡的亲切感,实则在这份感受中,交织着怅惘与一丝慰藉。下片,词人的笔触转而聚焦于离愁别绪的抒发。他满含忧伤地写道:相聚时光如此短暂,此次分别后,不知何年才能再度相逢。短短几句,直白地倾诉出对相聚时日有限、后会无期的怅恨,向友人直接吐露心声,情真意切,言浅而情深。末句“茱萸仔细更重看”,巧妙化用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中“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的诗意,通过仔细端详具有节令特色的茱萸这一细节,委婉传达出对友人的不舍与依恋,同时将“明年此会知谁健”的担忧与感慨蕴含于言外,深刻表达了别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诚然,这首词在苏轼的别情词作中,稍显平实,却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篇幅简短,却饱含悠悠深情,遣词造句行云流水般自然,毫无雕琢之痕,将词人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几道《鹧鸪天·清颍尊前酒满衣》

下一篇:宋·朱敦儒《柳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