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萑以苴猪":用芦苇编织成猪圈,
# 苴:(chá),包裹。,萑:(huán)芦类植物。初生名“菼”,幼小时叫“蒹”,长成后称“萑”。
"瑾涂以涂之":再用泥灰等材料涂抹加固。
# 瑾涂:涂有穰草也。
"小饼如嚼月":小饼吃起来就像是在咀嚼月亮一样(形容其形状或口感),
"中有酥与饴":里面夹杂着酥油和饴糖。
"悬知合浦人":料想那合浦的人们(或泛指某个地方的人们),
# 合浦:广西县名。,悬:揣测,猜想。
"长诵东坡诗":会长久地吟诵东坡居士(苏轼)的诗歌。
"好在真一酒":幸好有真一酒这等好酒,
# 真一酒:酒名。作者居岭南时自酿酒。其《真一酒》诗引:“米、麦、水三一而已。此东坡先生真一酒也。”又自注其诗:“真一色味,颇类予在 黄州 日所酝蜜酒也。”
"为我醉宗资":让我能够借酒沉醉,向宗资表达我的敬意或怀念之情。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留别廉守》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苏轼在即将离开廉州时,以诗的形式向当地官员或士民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与不舍之情。诗中可能描绘了欢送宴会的热闹场景,以及苏轼对廉州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这段经历的怀念。
2. 写作手法
直接抒情:“悬知合浦人,长诵东坡诗”:诗人直接表达了对廉州人民喜爱自己诗作的感激之情。这种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的真挚情感。
3. 分段赏析
“编萑以苴猪,墐涂以涂之”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杀猪场景。萑草编织的包裹、美丽的涂料,不仅展现了古代烹饪的原始与古朴,更增添了一份生活的真实与质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两句,则是对美食的细腻描绘。小饼的美味如同嚼食月亮,这种比喻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生活的情趣。酥与饴的加入,更是让小饼的口感层次丰富,令人回味无穷。“悬知合浦人,长诵东坡诗”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合浦人民的深厚感情。诗人深知自己的诗作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这种被认可与尊重的感觉,让诗人倍感欣慰。“好在真一酒,为我醉宗资”两句,则是对离别之情的抒发。诗人以酒为媒,表达了与友人畅饮欢聚、共叙离情的愿望。真一酒的醇厚与真挚,如同诗人对友人的情感,深厚而绵长。
4. 作品点评
《留别廉守》乃宋代文学巨匠苏轼之笔。此诗作为临别赠言,短小活泼,情景交融,非常富有生活情趣和临别之际的真情实感。
下一篇:宋·陈瓘《和刘太守十州诗·柳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