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ò
luò
yáng
chéng

朝代:宋作者:司马光浏览量:3
lián
shān
liáo
rào
qīng
sān
chuān
huàng
yàng
míng
chūn
fēng
shí
xīng
wáng
cǎo
nián
nián
mǎn
chéng

译文

四周围的山色万古长青,三川水的波纹依旧长明。春风也不知道朝代更迭,年年让荒草长满了故城。

逐句剖析

"四合连山缭绕青":四周围的山色万古长青,

# 缭绕:山势连绵不断。,四合连山:即四面环山。洛阳东有嵩山,西有秦岭,南有龙门山,北有邙山。四合:四面围合。

"三川滉漾素波明":三川水的波纹依旧长明。

# 素波:水波。,滉漾:水广大无际貌。漾:水波荡漾。,三川:指黄河、洛河、伊河,战国置三川郡,《史记》索隐:三川,今洛阳也。

"春风不识兴亡意":春风也不知道朝代更迭,

"草色年年满故城":年年让荒草长满了故城。

# 故城:指汉魏故都洛阳城,在今洛阳市东十五公里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过故洛阳城》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七言绝句,出自《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这首诗凭吊洛阳旧城,描绘了故城山水依旧却繁华不再的景象,寄寓了对朝代兴亡的感慨。诗中前两句描绘烟雨笼罩下故城荒芜、宫殿破败之景,后两句以洛阳城兴衰发问,借洛阳城兴衰来寄寓对古今兴废的深沉感慨。以简洁的语言、鲜明的对比,展现历史变迁的沧桑感,在怀古诗作中别具一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史学家、文学家,《资治通鉴》的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宰相。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为相期间,废除绝大部分新法,罢黜新党。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的诗质朴流畅,如《道傍田家》《又和夜丽村舍》《始至洛中言怀》等。词今存三首,词风清新疏淡。其散文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资治通鉴》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通史著作。此外,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过故洛阳城》是司马光所作,出自《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因反对变法,与变法派政见不合。熙宁三年(1070年),他被迫离开汴京,于熙宁四年(1071年)退居洛阳。熙宁三年九月,他罢翰林学士,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熙宁四年夏四月癸酉,任西京留司御史台。在出知永兴军经过洛阳时,目睹当时景象,有感而发创作此诗,以表达内心的复杂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怀古诗。描绘了汉魏洛阳故城在烟愁雨啸下黍生、宫阙破败的荒凉景象,以洛阳城为切入点,表达了对古今兴废之事的深沉思考与感慨。

2. 分段赏析

首两句:描绘了山色依旧、素波不改的景象。从景物形象上,展现出自然景色的恒常不变;在内容主题方面,以自然景色的不变与洛阳城昔日繁华不再形成对比,为后文抒情蓄势。次两句:从表达技巧看,以“春风”的无情不知兴亡,凸显诗人对朝代兴亡的感慨。在内容主题上,借草色依旧满故城,表达出对历史兴衰的深沉喟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下一篇:宋·张鎡《水龙吟·余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