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吹雨":晚风吹来细雨,
"战新荷、":雨点敲打新生的荷叶、
"声乱明珠苍璧":发出声响,仿佛明珠般的雨珠洒在苍翠的玉璧上。
"谁把香奁收宝镜":是谁将梳妆匣中的宝镜收起,
# 宝镜:借喻太阳、圆月。,香奁: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匣子。
"云锦红涵湖碧":此刻彩霞如锦缎般铺展,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中,染得满湖通红。
# 红涵湖碧:一作“周遭红碧”。,云锦:宋文同《题守居园池横湖》:“一望见荷花,天机织云锦。”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横湖》:“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段,从教匹练写秋光。”
"飞鸟翻空":飞鸟在空中盘旋翻飞,
"游鱼吹浪":游鱼跃出水面吐出浪花,
"惯趁笙歌席":它们早已习惯了追随着笙歌与宴席嬉戏。
"坐中豪气":酒席间众人有豪气,
"看公一饮千石":看您一饮便是千石烈酒。
# 看公:一作“看君”。
"遥想处士风流":遥想当年那位隐士的风流往事,
# 处士:指林逋。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号西湖处士。
"鹤随人去":现在仙鹤追随人去,
# 鹤随人去:《诗话总龟》:“林逋隐于武林之西湖,不娶,无子。所居多植梅畜鹤。泛舟湖中,客至则放鹤致之。因谓梅妻鹤子。”宋沈括《梦溪笔谈》:“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常以鹤飞为验也。”
"老作飞仙伯":林逋死后,上升仙界成为飞仙之长。
# 伯:一作“客”。,飞仙:《十洲记》:“蓬莱山周回五千里,有圆海绕山,无风而洪波百丈,不可往来,唯飞仙能到其处耳。”,老作:一作“已作”。
"茅舍疏篱今在否":如今他茅草屋旁的篱笆是否还在,
# 疏篱:一作“竹篱”。
"松竹已非畴昔":松竹也早已不复当年的青翠。
# 畴昔:往日,以前,指往事或以往的情怀。
"欲说当年":想要诉说当年的事情,
"望湖楼下":唯有望湖楼下,
# 望湖楼:《临安志》:“望湖楼在钱塘门外一里,一名看经楼。乾德五年钱忠懿王建。”
"水与云宽窄":水天相接的云影,忽宽忽窄。
"醉中休问":醉意朦胧中不必追问,
"断肠桃叶消息":那令人断肠的桃叶佳人消息,终究无处可寻。
# 桃叶: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王献之爱妾名桃叶,尝渡此,献之作歌送之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词。描绘了西湖雨后新荷摇曳、鱼鸟嬉戏的灵动景致,以及望湖楼下水云变幻的壮阔画面,同时追忆隐士林逋的飘逸风骨。通过今昔对比,既抒发了对自然风物的沉醉与豪情,又暗含对时光流转、故人不再的怅惘,将历史烟云与人生况味融为一体,展现了辛弃疾豪放与婉约兼具的词风。
2. 写作手法
用典:“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一句,运用北宋隐士林逋“梅妻鹤子”之典: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终身不仕不娶,故称“处士”。辛弃疾借其超逸风姿,既赞友人豪饮之雅兴,又暗含对隐逸生活的追慕。“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反用王献之爱妾桃叶的典故,以桃叶渡口的离别传说,反衬西湖风物的恒久美好,将历史烟云与眼前景致交织,既深化了物是人非的怅惘,又凸显了与友共醉今朝的洒脱,典中藏情,余韵悠长。
3. 分段赏析
上片聚焦西湖夏暮胜景。开篇三句摹写骤雨击荷之韵,以“新荷”点明初夏时节,“晚风”暗合黄昏时序。作者冒雨寻幽,反觉雨珠敲荷如珠落玉盘,足见游兴之浓。“谁把”两句转写雨霁云霞,暮色中红日熔金,霞光潋滟,“红涵湖碧”四字尤显丹青妙笔,在明暗交织间勾勒出西湖的瑰丽画卷。“飞鸟”三句转实景描写,以“翩跹”状飞鸟凌波,“吐珠”绘游鱼戏藻,更以“惯趁空欲席”点出鱼鸟与游人相谐之趣。这般看似闲逸的笔触,既摹写自然生趣,更暗含天人合一之境。末句"坐云"二句收束宴饮场景,既见友朋畅怀之豪情,又以“今人”与“昔贤”的时空对话,自然引出对林逋高节的追慕。下片追怀西湖隐逸风骨。林逋孤高自守,终身不仕,结庐孤山二十载,植梅驯鹤,以“梅妻鹤子”传为佳话。起笔“遥想”二字如时空穿越,与东坡赤壁怀古异曲同工,瞬间激活历史记忆。彭孙遹评其“处士风流”,恰在其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词人想象林逋驾鹤登仙,以“飞仙伯”之喻升华其超凡脱俗,这与太白“谪仙”、石曼卿“芙蓉城主”的典故形成互文,彰显隐士风骨的不朽魅力。故居“茅舍”二句笔锋陡转,松竹依旧而斯人已逝,物是人非的怅惘油然而生。词意至此宕开,转写云水苍茫,呼应上片“红涵湖碧”,却以闲“话当年”赋予沧桑感。结句“醉云”双关,既指纵情山水之乐,又暗含对桃根桃叶等世俗艳情的超越,最终以林逋高节反衬浮华,完成对"处士风流"的礼赞。
4. 作品点评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是一首吟咏杭州西湖的词作。作品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有机结合,通过豪放与婉约兼具的笔触,展现出西湖的湖光山色与人文底蕴,意境深远,别具艺术魅力。
# 奇险灏瀚之致,笔舌间足以副之。
明潘游龙《古今诗馀醉》
# 字字敲得响,胜览。
明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
下一篇:宋·辛弃疾《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