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低心逐年少":老人放低姿态去迎合年轻人,
# 逐:追随、跟随而行。,低心:犹言屈意。
"年少还为老人调":年轻人却也只是假意应付老人。
# 调:腔调。
"两家挟诈自相欺":双方都心怀欺诈,互相蒙骗,
# 挟诈:用诈、怀着欺诈之心。
"四海伤真谁复诮":普天下真情被伤害,又有谁会去指责呢。
# 伤真:失去真诚、失去真心。
"翻手作云覆手雨":有些人反复无常,翻脸比翻书还快,
"当面输心背面笑":当面表现得推心置腹,背后却讥笑嘲讽。
# 输心:表示真心。
"古来人事已如此":自古以来,人与人之间的事情就是这样,
# 人事:人情事理。
"今日何须论久要":如今又何必去谈论什么长久的情谊呢。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反映社会人情的诗。诗中描绘了老人迎合少年,少年敷衍老人,双方相互欺诈的情景,进而联想到四海之内真情缺失的现状。通过“翻手作云覆手雨,当面输心背面笑”,深刻展现出人情的虚伪多变,最后表达出对这种古今皆有的不良世态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顶真:前两句“老人低心逐年少,年少还为老人调”运用顶真手法,使诗句衔接紧密,读来流畅,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借事抒情:诗人通过描写老人与少年之间的虚假关系,以及对社会人情现状的描述,抒发了对世态炎凉、人情虚伪的感慨与批判。用典:“翻手作云覆手雨,当面输心背面笑”引用前人成句,借他人之语描绘出人情的反复无常,丰富了诗歌内涵,增强了表现力。
3. 分段赏析
开篇“老人低心逐年少,年少还为老人调”描绘了老人放低姿态迎合少年,而少年也假意应付老人的画面,生动展现出两者间不真诚的互动,为后文议论做铺垫。“两家挟诈自相欺,四海伤真谁复诮”由老人和少年的虚假关系,推及到整个社会,指出人与人之间相互欺诈,真情被伤害,却无人指责,反映出社会风气的不良。“翻手作云覆手雨,当面输心背面笑”运用形象的语言,进一步刻画了人际交往中表里不一、变化无常的虚伪嘴脸。“古来人事已如此,今日何须论久要”以古鉴今,点明这种虚伪的人事现象自古就有,不必过于执着纠结,表达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与感慨。
4. 作品点评
《老人行》以犀利的笔触,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人际交往中的虚伪本质。王安石巧妙地运用多种手法,从生活中的常见场景入手,层层深入,由个体推及社会,展现出对世态炎凉的洞察。诗歌语言简洁有力,情感真挚深沉,既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批判精神,也反映出其对真情的渴望,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
上一篇:宋·王之道《见山堂》
下一篇:宋·释师范《观音大士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