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àn
·
·
chǐ
齿
luò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3
gāng
zhě
jiān
láo
róu
zhě
nán
cuī
cuò
xìn
zhāng
kāi
kǒu
liǎo
kàn
shé
zài
xiān
duò
quē
liǎng
biān
xiāng
yòu
huō
zhōng
jiān
shuō
ér
cáo
xiào
wēng
gǒu
dòu
cóng
jūn
guò

译文

坚硬的事物容易折断,而看起来柔软的事物往往生命力顽强。如果不相信就张开嘴看看,舌头完好无损牙齿却已脱落。两边的槽牙已经掉光,中间的切齿也开了个大洞。孩子们不要笑我稀落的牙齿似狗洞,这洞可以供你们进出耍着玩呀!

逐句剖析

"刚者不坚牢":坚硬的事物容易折断,

# 刚者:坚硬的,此指牙齿。

"柔者难摧挫":而看起来柔软的事物往往生命力顽强。

# 摧挫:摧折,毁坏。,柔者:一作“柔底”,又作“柔的”,意思是柔软的东西。

"不信张开口了看":如果不相信就张开嘴看看,

"舌在牙先堕":舌头完好无损牙齿却已脱落。

# 堕:掉,落。

"已阙两边厢":两边的槽牙已经掉光,

# 两边厢:两旁;两侧。,阙:同“缺”。

"又豁中间个":中间的切齿也开了个大洞。

"说与儿曹莫笑翁":孩子们不要笑我稀落的牙齿似狗洞,

# 儿曹:指晚辈的孩子们。

"狗窦从君过":这洞可以供你们进出耍着玩呀!

# 从:任凭。,狗窦:狗洞。窦,孔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卜算子・齿落》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品以“齿落”为切入点,上片借助“齿刚易堕,舌柔难摧”的比喻,暗喻现实中刚直者屡遭摧折、柔媚者安稳无虞的反常现象,揭露社会黑暗;下片描述牙齿脱落的状态,以“狗窦从君过”等诙谐之语,讽刺谤毁自己的人。全词风格戏谑调侃,于幽默中蕴含严肃主题,既以妙趣横生的笔触讽刺现实,又深刻表达了刚直不阿者难容于世的感慨,展现了辛弃疾词作在豪放之外,借生活细节针砭时弊的创作特色,实现了诙谐风格与深刻思想的巧妙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卜算子・齿落》由南宋辛弃疾创作。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遭罢官后隐居上饶带湖。南归数十年间,他目睹力主北伐的张浚、坚守原则的虞允文等刚强正直的爱国者被排挤出政治舞台,而以圆滑投降理论谄媚统治者的主和派却仕途顺遂。面对这种刚直者被摧折、柔媚者居要津的现实,辛弃疾将愤懑化作辛辣戏谑,以嬉笑嘲弄之笔寄托对黑白颠倒世道的严肃批判,由此创作此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以生活中“齿落”为切入点,借“齿刚不牢,舌柔难摧”的对比,暗喻现实中刚直爱国者屡遭排挤,而软媚主和派却官运亨通的反常现象。上片通过自然现象映射社会现实,讽刺刚摧柔存的黑暗世态;下片以牙齿脱落的状态,结合“狗窦从君过”等诙谐之语,辛辣嘲讽谤毁自己的人。全词在戏谑调侃中,深刻表达了对刚直者为世俗不容、奸佞奉承者横行的社会现实的批判,于幽默风格中蕴含严肃的主题思考。

2. 写作手法

用典:化用《说苑》中刚柔之理与《世说新语》张吴兴换牙典故,如“舌在牙先堕”“狗窦从君过”,使词意含蓄且富诙谐趣味,自然融入哲理与讽刺。对比:将“刚者不坚牢”的牙齿与“柔者难摧挫”的舌头对比,暗喻现实中刚直爱国者屡遭排挤、柔媚之辈安稳得势的反常现象,强化主题表达。托物言志:借“齿落”这一生活细节,以齿刚易堕、舌柔长存的自然现象,寄寓刚摧柔存的哲理,讽刺社会刚直不容、奸佞横行的黑暗现实。

3. 分段赏析

《卜算子・齿落》上片以“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起笔,借牙齿与舌头的对比,暗喻刚直爱国者易遭排挤、柔媚奸佞却长存的社会现实,化用《说苑》刚柔之理典故,将老子哲学融入戏谑之中。“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以反诘句式强化哲理,看似轻松举证,实则隐含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下片以“刚者”承上,具体描写牙齿脱落过程,“左齿才亡右齿蹉”“狗窦从君过”等口语化表达,既描绘齿落之状,又化用《世说新语》张吴兴换牙典故,以“狗窦”戏谑回应嘲笑,表面旷达幽默,实则以“儿曹”双关暗讽政敌幸灾乐祸,在诙谐中暗藏倔傲锋芒。全词以生活细节为引,通过对比、用典与托物言志,将严肃批判与幽默调侃巧妙结合,展现辛弃疾“以乐景写哀情”的独特讽刺艺术。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堪称宋词中以用典著称的佳作,其典故运用如盐入水般浑然天成,既不见斧凿痕迹又深含隽永滋味。作品将深邃的人生哲思与婉约词风巧妙相融,在历史典故的化用中实现了"理趣"与"情韵"的和谐统一。明代词论家所叹"锻炼精警易,天然入妙难"的创作境界,在此词中得以生动体现——其看似平易的语言实含千锤百炼之功,在保持词体婉约抒情特质的同时,更以清新自然的笔触突破传统评价标准,展现出"即事叙情、天然神韵"的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韩愈落齿便有忧衰伤老之感。稼轩此词以谑语出之,亦见其胸怀之旷达。“齿堕舌存”似有含义,然不必于此等处故为深解,反成理障。

现代词学家吴则虞《辛弃疾词选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下一篇:宋·陈尧佐《踏莎行·二社良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