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者不坚牢":坚硬的事物容易折断,
# 刚者:坚硬的,此指牙齿。
"柔者难摧挫":而看起来柔软的事物往往生命力顽强。
# 摧挫:摧折,毁坏。,柔者:一作“柔底”,又作“柔的”,意思是柔软的东西。
"不信张开口了看":如果不相信就张开嘴看看,
"舌在牙先堕":舌头完好无损牙齿却已脱落。
# 堕:掉,落。
"已阙两边厢":两边的槽牙已经掉光,
# 两边厢:两旁;两侧。,阙:同“缺”。
"又豁中间个":中间的切齿也开了个大洞。
"说与儿曹莫笑翁":孩子们不要笑我稀落的牙齿似狗洞,
# 儿曹:指晚辈的孩子们。
"狗窦从君过":这洞可以供你们进出耍着玩呀!
# 从:任凭。,狗窦:狗洞。窦,孔穴。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以生活中“齿落”为切入点,借“齿刚不牢,舌柔难摧”的对比,暗喻现实中刚直爱国者屡遭排挤,而软媚主和派却官运亨通的反常现象。上片通过自然现象映射社会现实,讽刺刚摧柔存的黑暗世态;下片以牙齿脱落的状态,结合“狗窦从君过”等诙谐之语,辛辣嘲讽谤毁自己的人。全词在戏谑调侃中,深刻表达了对刚直者为世俗不容、奸佞奉承者横行的社会现实的批判,于幽默风格中蕴含严肃的主题思考。
2. 写作手法
用典:化用《说苑》中刚柔之理与《世说新语》张吴兴换牙典故,如“舌在牙先堕”“狗窦从君过”,使词意含蓄且富诙谐趣味,自然融入哲理与讽刺。对比:将“刚者不坚牢”的牙齿与“柔者难摧挫”的舌头对比,暗喻现实中刚直爱国者屡遭排挤、柔媚之辈安稳得势的反常现象,强化主题表达。托物言志:借“齿落”这一生活细节,以齿刚易堕、舌柔长存的自然现象,寄寓刚摧柔存的哲理,讽刺社会刚直不容、奸佞横行的黑暗现实。
3. 分段赏析
《卜算子・齿落》上片以“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起笔,借牙齿与舌头的对比,暗喻刚直爱国者易遭排挤、柔媚奸佞却长存的社会现实,化用《说苑》刚柔之理典故,将老子哲学融入戏谑之中。“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以反诘句式强化哲理,看似轻松举证,实则隐含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下片以“刚者”承上,具体描写牙齿脱落过程,“左齿才亡右齿蹉”“狗窦从君过”等口语化表达,既描绘齿落之状,又化用《世说新语》张吴兴换牙典故,以“狗窦”戏谑回应嘲笑,表面旷达幽默,实则以“儿曹”双关暗讽政敌幸灾乐祸,在诙谐中暗藏倔傲锋芒。全词以生活细节为引,通过对比、用典与托物言志,将严肃批判与幽默调侃巧妙结合,展现辛弃疾“以乐景写哀情”的独特讽刺艺术。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堪称宋词中以用典著称的佳作,其典故运用如盐入水般浑然天成,既不见斧凿痕迹又深含隽永滋味。作品将深邃的人生哲思与婉约词风巧妙相融,在历史典故的化用中实现了"理趣"与"情韵"的和谐统一。明代词论家所叹"锻炼精警易,天然入妙难"的创作境界,在此词中得以生动体现——其看似平易的语言实含千锤百炼之功,在保持词体婉约抒情特质的同时,更以清新自然的笔触突破传统评价标准,展现出"即事叙情、天然神韵"的艺术特色。
# 韩愈落齿便有忧衰伤老之感。稼轩此词以谑语出之,亦见其胸怀之旷达。“齿堕舌存”似有含义,然不必于此等处故为深解,反成理障。
现代词学家吴则虞《辛弃疾词选集》
下一篇:宋·陈尧佐《踏莎行·二社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