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zhuāng

朝代:唐作者:王勃浏览量:1
shān
zhōng
lán
jìng
chéng
wài
táo
yuán
zhī
rén
shì
jìng
jué
niǎo
shēng
xuān

译文

山中有一条两旁长满兰叶的小路,城外是一片桃李盛开的园子。哪里知道在这里人事是如此安静,竟然不觉得鸟儿的叫声喧闹。

逐句剖析

"山中兰叶径":山中有一条两旁长满兰叶的小路,

# 径:小路。

"城外李桃园":城外是一片桃李盛开的园子。

# 园:园子。

"岂知人事静":哪里知道在这里人事是如此安静,

# 静:清净。,人事:人间。,岂知:哪里知道。

"不觉鸟声喧":竟然不觉得鸟儿的叫声喧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庄》是唐代王勃所作的五言绝句,以田园为题材。诗描绘了山中幽静的兰叶小径和城外盛开的李桃园,展现出乡村春日景色。诗人身处其中,感受到人事的静谧,连鸟声都不觉喧闹,表达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650~676/684),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孙,幼时即聪慧过人,六岁能写文章,九岁读颜师古注《汉书》并撰《指瑕》。他曾任虢州参军等职,因恃才傲物等原因历经波折。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也称“初唐四杰”,而王勃为“初唐四杰”之首。其诗长于五律,多思乡怀人、酬赠往还之作,风格清新流丽,代表诗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其文多为骈体,重辞采且有气势,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有辑本《王子安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田园诗。描绘了山中生长着兰叶的小路,城外是桃李盛开的园子,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田园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体会到人事的安静祥和,甚至不觉得鸟声嘈杂,表达了对田园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2. 写作手法

以动衬静:“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以鸟声的“喧”来衬托出乡村环境以及诗人内心的“静”,以动衬静,更显静谧。白描:“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诗人用简洁朴素的语言,不加过多修饰地勾勒出山中兰叶夹道、城外桃李满园的画面。仅“兰叶径”“李桃园”短短几个字,就生动展现出乡村春景的典型特征,让读者如临其境,感受到乡村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3. 分段赏析

开篇“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诗句质朴无华,却宛如一幅简洁而意境深远的写意画。寥寥数笔,便勾勒出山中那生长着兰叶的小径,以及城外桃李争艳的园子,一幅生机蓬勃的春日盛景跃然纸上。诗人对兰花与桃李的着墨,不仅描绘出自然之美,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随性与安宁的氛围,借此倾诉着对春天炽热的喜爱。​“岂知人事静”一句,委婉地传达出作者对城市繁闹的厌弃。他渴望抛开世间纷扰,全身心沉浸于山林的静谧之中,静静领略那份不被尘世沾染的美好,在自然的怀抱里寻得内心的宁静。​末句“不觉鸟声喧”尤为精妙,即便鸟声不绝于耳,作者却丝毫不觉喧闹,而是将其视作大自然馈赠的独特乐章。这不仅是一种心境的体现,更是作者人生态度的生动象征,表明他已与自然相融,以平和之心接纳万物。

4. 作品点评

整体来看,这首描绘世外桃源般景致的短诗,与“鸟鸣山愈静,蝉噪树更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借助自然之声,衬托出环境的静谧,也彰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让人在品味诗句时,不禁沉醉于那份远离尘嚣的悠然意境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下一篇:唐·陆龟蒙《秘色越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