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é
liàn
huā
·
·
qiān
zǎo
méi
kuā
bǎi
mèi

朝代:宋作者:晏几道浏览量:3
qiān
zǎo
méi
kuā
bǎi
mèi
xiào
miàn
líng
hán
nèi
yàng
zhuāng
xiān
shì
yuè
liǎn
bīng
xiāng
fēng
liú
xīn
chèng
dōng
jūn
niǎn
nián
guāng
chūn
yǒu
wèi
jiāng
běi
jiāng
nán
gèng
yǒu
shuí
xiāng
héng
shēng
zhōng
chuī
mǎn
hǎo
zhī
cháng
hèn
rén

译文

重重叠叠花瓣的早梅夸赞自己千姿百态妩媚动人。它笑脸盈盈面对凌寒的气候,好似率先尝试着宫内流行的妆容。有着明月般的脸庞、冰雪般的肌肤且香气细腻。它的风情绰约正合春神的心意。一年的时光里春天最有韵味。无论江北还是江南,还有谁能与早梅相比呢。在玉笛声中梅花纷纷飘落满地。可惜那美好的枝头却总是遗憾无人可以寄赠。

逐句剖析

"千叶早梅夸百媚":重重叠叠花瓣的早梅夸赞自己千姿百态妩媚动人。

# 千叶:指重叠的花瓣。

"笑面凌寒":它笑脸盈盈面对凌寒的气候,

# 笑面凌寒:指梅花迎着寒风绽放。

"内样妆先试":好似率先尝试着宫内流行的妆容。

# 内样妆:即梅花妆。六朝以后贵族妇女中流行的在额头眉心处画一朵五瓣梅花的化妆方法。因从宫中流传出来而称之为“内样”。

"月脸冰肌香细腻":有着明月般的脸庞、冰雪般的肌肤且香气细腻。

# 月脸冰肌:此处应是形容梅花的颜色洁白、花瓣娇嫩细腻。

"风流新称东君意":它的风情绰约正合春神的心意。

# 东君:即春神。即一年。

"一捻年光春有味":一年的时光里春天最有韵味。

# 一捻:即一年。

"江北江南":无论江北还是江南,

"更有谁相比":还有谁能与早梅相比呢。

"横玉声中吹满地":在玉笛声中梅花纷纷飘落满地。

# 横玉:即玉笛。在本词中指《梅花落》笛曲。

"好枝长恨无人寄":可惜那美好的枝头却总是遗憾无人可以寄赠。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蝶恋花·千叶早梅夸百媚》是北宋词人晏几道创作的词作。此词上片对早梅进行细致描绘,巧用拟人、用典等手法,展现出梅花妩媚娇美、凌寒独放的风姿,同时借梅花暗示自身品性。下片先直抒对梅花魅力的赞叹,后以音乐营造哀伤氛围,反用典故抒发对梅花凋零的惋惜,隐晦寄托怀才不遇之感。全词借咏梅巧妙融合对梅花的赞美与自身情怀,语言精妙,情感含蓄深沉,鲜明地体现出作者不合世俗、傲视权贵的个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咏物词。词中描绘了千叶早梅千叶百媚、凌寒开放的姿态,巧妙运用“梅花妆”的典故,借美貌的历史人物和神奇的传说故事,充分赞美了梅花的形貌和气质。上下片对“笑面凌寒”进行解释阐释,最后两句写梅花的凋谢飘零,暗用《梅花落》曲名、反用“聊赠一枝春”典故,婉转巧妙地表达出对梅花的惋惜和深切感慨。

2. 写作手法

拟人:“千叶早梅夸百媚。笑面凌寒。内样妆先试”中,“笑面”赋予梅花人的神态,写出梅花在寒风中妩媚又傲然的姿态。比喻:“月脸冰肌香细腻”,把梅花比作有着月脸冰肌、香气细腻的美人,生动展现梅花的娇美。用典:“好枝长恨无人寄”,反用南朝陆凯从江南寄梅花一枝给范晔的典故,抒发作者的感慨。

3. 分段赏析

《蝶恋花·千叶早梅夸百媚》上片首句“千叶早梅夸百媚”,“夸百媚”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梅花以人的妩媚姿态,生动地展现出梅花的娇美风姿。次句“笑面凌寒”,同样是拟人,“笑面”将梅花人格化,既体现梅花在严寒中绽放的乐观与傲然,又借此暗示词人自身不合世俗、孤傲不群的品性。“内样妆先试”巧用“梅花妆”典故,借助历史人物与传说故事,侧面烘托出梅花的独特与非凡魅力。下片“一稔年光春有味,江北江南,更有谁相比”直抒胸臆,词人毫不掩饰地表达对梅花魅力与风流的赞叹,突出其在春色中的无可比拟。末句“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横玉声”暗用《梅花落》曲名,以音乐营造出哀伤氛围,“好枝长恨无人寄”反用南朝陆凯寄梅给范晔的典故,委婉而深切地抒发了对梅花凋谢飘零的惋惜之情,也隐晦地寄托了词人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词围绕梅花,借拟人、用典等手法,巧妙地将对梅花的赞美与自身情怀相融合。

4. 作品点评

《蝶恋花・千叶早梅夸百媚》是晏几道颇具特色的抒情词作品。此词借咏梅巧妙寄寓自身情怀,其写作特色鲜明。在语言上,用词精妙,巧用拟人、用典等手法,生动展现梅花风姿与神韵,使梅花形象跃然纸上。在情感表达方面,借梅花“笑面凌寒”的品性,含蓄而深刻地抒发了作者不合世俗、傲视权贵的政治态度与个性。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寇准《夏日》

下一篇:宋·王安石《悟真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