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ú
dào
yuán
jiàn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2
gǎn
xiàng
qīng
shí
yuàn
róng
zhí
jiē
dào
jūn
dōng
zuò
tán
shǐ
使
huái
nán
guī
fāng
zhī
běi
kōng
jīng
dàn
qún
wèi
biàn
xióng
shān
dào
chù
yōu
rén
qióng

译文

我怎敢在清明盛世中抱怨自己的境遇不容于世,只能感叹我的理想与您一同东去,难以实现。我们的坐谈足以让淮南王感到畏惧,直到归去,才明白冀北的空虚与无奈。独鹤不必为昼夜交替而惊慌,我亦如此,群乌混杂,难以分辨雌雄,世事亦是如此。庐山自古以来就是难以企及的隐逸之地,但愿能与隐士一同细细探究其中的深意。

逐句剖析

"敢向清时怨不容":我怎敢在清明盛世中抱怨自己的境遇不容于世,

"直嗟吾道与君东":只能感叹我的理想与您一同东去,难以实现。

"坐谈足使淮南惧":我们的坐谈足以让淮南王感到畏惧,

"归去方知冀北空":直到归去,才明白冀北的空虚与无奈。

"独鹤不须惊夜旦":独鹤不必为昼夜交替而惊慌,我亦如此,

"群乌未可辨雌雄":群乌混杂,难以分辨雌雄,世事亦是如此。

"庐山自古不到处":庐山自古以来就是难以企及的隐逸之地,

"得与幽人子细穷":但愿能与隐士一同细细探究其中的深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刘道原见寄》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苏轼与友人刘道原的唱和之作。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劝慰之情。诗中,“敢向清时怨不容”直抒胸臆,展现了苏轼的豁达与不屈;“独鹤不须惊夜旦”以独鹤自喻,表明自己不为外物所扰的坚定心境;“庐山自古不到处”则寄托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将个人情怀与哲理思考融为一体。此诗既展现了苏轼豪放旷达的个性,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是宋代唱和诗中的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裴湘《浪淘沙·汴州》

下一篇:宋·易平湖《晓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