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ǐ
diào
tóu
·
·
yǒng
fēng
yáng
shào
yóu
diǎn
zhī
táng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3
wàn
shì
shí
yuè
西
dōng
qióng
zhòu
rén
shì
tài
cāng
zhōng
qiú
jīng
suì
píng
zhōng
lǎo
jiù
jiā
fēng
gèng
zhuó
bēi
jiǔ
mèng
jiào
huái
gōng
dāng
nián
chī
shǔ
tàn
míng
hóng
鸿
guān
shén
mén
wài
jīng
dǎo
ér
tóng
xiū
shuō
jiè
kàn
kūn
péng
chì
yàn
xiǎo
ruò
wéi
tóng
jūn
lùn
fǎng
访
zhī
wēng

译文

世间万事何时能得到满足,日月兀自每日东升西落。宇宙浩渺无穷,人在其中便犹如太仓中的一粒粟米。一年只需一件皮衣一件葛布之衣,一碗一瓶便足以度过此生,这正是我祖父流传下来的家风。不如饮一杯酒,做一场南柯大梦。记得当年,那些目光短浅的小人如同叼着腐鼠的猫头鹰一样,我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远遁隐居,徒然叹息。如同挂冠神武门外的陶景弘般,令世人震惊。不要说什么须弥芥子小可纳大,也不必说鲲鹏斥鷃眼界不同,大与小又有什么不同。想要探讨齐物之说,还是去拜访一枝翁杨少游吧。

逐句剖析

"万事几时足":世间万事何时能得到满足,

"日月自西东":日月兀自每日东升西落。

"无穷宇宙":宇宙浩渺无穷,

"人是一粟太仓中":人在其中便犹如太仓中的一粒粟米。

# 太仓:古代京师储谷的大仓。,粟:植物名,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

"一葛一裘经岁":一年只需一件皮衣一件葛布之衣,

# 裘:皮衣。,葛:葛布之衣。夏衣的代称。

"一钵一瓶终日":一碗一瓶便足以度过此生,

"老子旧家风":这正是我祖父流传下来的家风。

"更著一杯酒":不如饮一杯酒,

# 更著一杯酒:酒酣入梦,梦里槐宫,虚言其大;梦醒一枝,实言其小。此用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谓东平淳于棼(fén)者,吴楚游侠之士,一日酒醉,梦有二紫衣使者邀彼至槐安国,至则尚公主,并奉命为南柯郡太守。凡二十馀年,郡政大理。梦醒时日尚未斜,往寻梦中所至之地,则古槐一蚁穴;所谓南柯郡者,仅一南向槐枝而已。俗称南柯梦,即本此。后以此比喻富贵权势之虚幻无常。

"梦觉大槐宫":做一场南柯大梦。

"记当年":记得当年,

"哧腐鼠":那些目光短浅的小人如同叼着腐鼠的猫头鹰一样,

# 哧腐鼠:《庄子·卷十七·〈外篇·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鶵(yuānchú),子知之乎?夫鵷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鵷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邪?’”腐鼠,腐烂的死鼠,比喻小人。

"叹冥鸿":我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远遁隐居,徒然叹息。

# 叹冥鸿:西汉·扬雄《法言·卷六·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本意喻贤者隐处,不为小人所害。或谓此喻稼轩遭人诽谤。冥鸿,指高飞的鸿雁,比喻高才之士或有远大理想的人。

"衣冠神武门外":如同挂冠神武门外的陶景弘般,

# 衣冠神武门外:《南史·卷七十六·〈隐逸下·陶弘景传〉》:“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善琴棋,工草隶。未弱冠,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家贫,求宰县不遂。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敕所在月给伏苓五斤,白蜜二升,以供服饵。”或谓此喻稼轩之落职归隐。

"惊倒几儿童":令世人震惊。

"休说须弥芥子":不要说什么须弥芥子小可纳大,

# 芥子:芥菜的种子,比喻极其微小。,须弥:佛教传说中的山名,比喻大千世界。

"看取鹍鹏斥鷃":也不必说鲲鹏斥鷃眼界不同,

# 斥鷃:即鸀雀。鹑的一种,弱小不能远飞,为麦收时候的鸟。,鹍鹏:即鲲鹏。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出现的神兽,是奇大无比的两种生物。

"小大若为同":大与小又有什么不同。

# 若为:若何,如何。

"君欲论齐物":想要探讨齐物之说,

# 齐物:庄子有《齐物论》。这里指“齐物”的哲学原理。

"须访一枝翁":还是去拜访一枝翁杨少游吧。

# 一枝翁:即杨少游。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水调歌头·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哲理词。这首哲理词围绕友人“一枝堂”名展开对庄子“齐物”思想的阐释。上阕聚焦“一枝”之微,用简练笔墨勾勒其形制之微,暗含“小中见大”的哲学命题。下阕前五句在题目前迂回铺垫,至“休说”二字陡转笔锋,揭示核心哲理:破除大小之执念,方见万物皆有其乐。当摒弃世俗的尺度衡量,友人这方寸居所自然能通达“小大同源”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水调歌头·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哲理词。词人借友人“一枝堂”的名字,阐发庄子“齐物”的哲理。

2. 分段赏析

上片以宇宙视角观照人生,将个体置于浩瀚时空凸显渺小。“太仓一粟”的意象既切”一枝”之微,又暗含对生命本质的思考。通过”一葛一裘经岁”等生活细节的白描,展现词人安于清贫的自在状态。醉后槐安国的虚幻梦境,揭示功名如泡影的醒世哲思,形成”富贵如云烟,人生若蜉蝣”的双重观照,奠定全词超脱基调。下片延续上片超然立场,借”吓腐鼠”等典故强化淡泊心境。至”休说”二字陡转笔锋,揭示核心哲理:万物本无大小之分,心境自足方得自在。当摒弃世俗尺度衡量,友人这方寸居所便能突破空间局限,在”半帘花月”间达成”小中见大”的精神超越。全词通过层层递进的思辨,完成从生命感悟到心灵自由的升华。

3. 作品点评

全词以"一枝堂"为观照对象,既是对友人隐居生活的写照,更是词人历经宦海沉浮后的精神自白。那些未尽的悲慨化作"浑雅"词风,在"飞行绝迹"的艺术表达中,完成对生命困境的诗意超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叶梦得《定风波·渺渺空波下夕阳》

下一篇:宋·张元干《菩萨蛮·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书(其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