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尤物意中人":我的意中人是世间绝色女子。
# 尤物:指绝色的人物。
"轻细好腰身":腰身轻巧纤细。
# 轻细:轻柔纤细。
"香帏睡起":从芳香艳丽的帏帐中起床,
# 香帏:芳香艳丽的帏帐。
"发妆酒酽":开始化妆,脸色好像喝过酒,
# 酒酽:脸色如同喝过酒。,发妆:化妆。
"红脸杏花春":红润如春天娇艳的杏花。
# 红脸:粉红色的脸颊。
"娇多爱把齐纨扇":她娇美可爱喜欢把玩纨扇,
# 娇多:撒娇时。
"和笑掩朱唇":笑的时候,用扇子轻轻遮住朱唇。
"心性温柔":她心性温柔,
# 心性:性情。
"品流详雅":品格安详温雅,
# 详雅:安详温雅。,品流:品类流别。
"不称在风尘":不像沦落风尘的人。
# 不称:不相称。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怀人的词。全词以精妙笔触,细致勾勒女子外在之婀娜与内在之雅韵,字里行间尽显倾慕与珍爱之意。
2. 分段赏析
“世间尤物意中人,轻细好腰身”首句以“尤物”直指女子的惊世之美,“意中人”暗示词人对其倾慕之情。后句“轻细好腰身”化用“楚宫腰”典故(楚灵王好细腰),以柳枝喻女子身姿。柳永以“轻细”二字精准刻画其体态轻盈,既呼应古典意象,又暗含对自然风物的诗意联想,将女性的柔美与自然物象相融,形成视觉与文化的双重审美张力。“香帏睡起,发妆酒酽,红脸杏花春”此三句描绘女子晨起时的慵懒情态。“香帏睡起”以居室环境暗示其生活雅致;“发妆酒酽”中“酒酽”二字别具匠心,既可指酒意未消的酡红面容,亦可喻妆容浓淡得宜的朦胧美感。“红脸杏花春”则以杏花拟人,既写双颊绯红如春日杏花绽放,又借杏花易凋的特质暗喻青春易逝,形成艳丽与哀婉交织的复杂意蕴。“娇多爱把齐纨扇,和笑掩朱唇”,“齐纨扇”为汉代纨素名品,此处借代女子手持的精致团扇,暗示其身份高雅。动作描写“和笑掩朱唇”极具画面感:以扇掩唇的细节既表现女子的娇羞含蓄,又通过“和笑”二字传递其温婉性情。柳永捕捉瞬间动态,将人物仪态与心理活动凝练于扇起扇落之间,呼应古典文学中“纨扇题诗”的意象传统。“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末句从外在描写转向内在品格的升华。“心性温柔”以抽象概括点明其性情,“品流详雅”则从举止风度深化形象。结句“不称在风尘”以否定句式形成强烈反差:既赞其出尘脱俗,又暗含对风尘女子命运不公的慨叹。柳永在此突破传统艳词格局,将歌妓塑造成兼具形神之美的高洁象征,体现其对女性命运的人文观照。
3. 作品点评
在士大夫的观念体系里,秉持着“不沉溺于情欲之海,不放纵而失了法度准则”的处世之道。即便在创作中书写与女性相关的情感经历,也需遵循“抒发平正之情,契合平正礼义”的伦理规范。如此一来,所创作的词作应着重于写情却淡化色欲的渲染,于字里行间寄寓更为深沉厚重的人生况味,唯有如此,方能称得上品性高雅之作。然而,反观柳永词作之中,大部分以女性为题材的词,显然未能契合这一规范要求。也正因如此,士大夫阶层常常对柳词之“俗”加以指责与批判。
上一篇:宋·吕渭老《南乡子·小雨阻行舟》
下一篇:宋·欧阳修《古瓦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