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uó
shī
shì
zhū
wài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3
zuó
xiāng
féng
shí
chūn
qióng
duō
fāng
fēi
duǎn
yuán
qūn
qūn
guān
cuì
lǐng
zhí
zhú
wàn
shù
hóng
xiāng
wéi
yōu
huā
mèi
cǎo
cuò
chū
huáng
fēng
bái
dié
cēn
fēi
shí
shào
zhuàng
shì
zhēng
guāng
huī
chéng
xián
nòng
chūn
tuō
lüè
xǐng
páng
rén
zuò
chí
xuān
miǎn
kěn
yán
kǒng
mèng
yóu
hán
bǐng
cóng
qīn
zǒu
jīng
guó
chén
bèn
rén
míng
nián
qīn
zuò
jiàn
chāng
yuè
wǎn
chuán
jiāng
shàng
duān
gǎn
kǎi
qīng
tiān
shǎn
shuò
tíng
huī
nán
ér
shào
zhuàng
shù
xié
qióng
lǎo
jiàng
ān
guī
yín
é
shū
xiè
qìng
diào
zuò
shì
shēng
wēi
cái
shū
mìng
jiàn
chuāi
xiá
xiāng
mín
tiān
zhāo
huò
xiān
mǐn
shuí
jīng
shén
liú
gān
fèi
jué
xuè
bèi
miàn
shí
xiōng
xiāng
shǒu
sān
zài
yàn
shí
zhōng
shān
wēi
shǔ
wén
jiàng
zhào
qún
yàn
suì
xià
guó
wáng
zhāng
zhuó
xiàn
tiān
diào
huān
tíng
wéi
shēn
zhù
qīng
shān
shǒu
chí
bǎn
bēn
zǒu
suì
guān
huái
huái
shān
fēng
yǒu
miào
yóu
é
wēi
shí
shí
píng
gāo
chàng
wàng
xiǎng
jiàn
jiāng
nán
duō
cuì
wēi
guī
xīn
dòng
dàng
huò
ruò
měng
chuī
fān
jīng
téng
shū
cáo
liè
rén
zhě
yǐn
cóng
chūn
sān
yuè
luàn
jiāng
shuǐ
jìn
jiàn
fān
zhuǎn
huán
jiā
shàng
táng
bài
fèng
shǒu
chū
zòng
héng
huī
chū
mén
xìn
xiàng
chéng
guō
wǎn
rán
xiāng
shí
yǒng
huái
怀
qián
shì
shì
què
zhǐ
jiù
guǎn
jiē
shān
fēi
dāng
shí
tiáo
ér
jīn
guān
pèi
kuàng
qiū
pān
mǎn
qiū
fēng
dié
cuī
cáng
huā
cǎo
féi
lìng
rén
gǎn
jiē
qiān
wàn
rěn
cāng
huí
cān
fēi
liú
dāng
kāi
zūn
qiáng
wèi
yāo
yǐn
wéi

译文

回想昨天在这里相逢的时候,春天已经来到这深谷之中,带来了很多花草的芳香。矮墙曲折环绕着翠绿的山岭,杜鹃花盛开,万棵树都被映红,相互簇拥着。幽静的花朵和妩媚的草错杂地生长出来,黄色的蜜蜂和白色的蝴蝶高低不齐地飞舞着。这时候我年轻力壮,自恃甚高,意气风发,想要和太阳争辉。趁着空闲摆弄笔墨戏弄春色,潇洒自在,不在意旁人的讥笑。坐着就想要凭借这些来博取高官厚禄,怎么会说孔孟还遭受饥寒呢。两个兄弟跟随亲人前往京城,一路上风尘仆仆,也弄脏了衣服。第二年我亲自担任建昌的官吏,四月的时候在江边拉船靠岸。安然地居住着,突然感慨万千,抬头看天,青天闪烁,没有停止的光辉。男子汉大丈夫如果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不树立志向,到了穷困年老的时候将要回到哪里去呢。吟诵诗书谢绝庆贺吊唁之事,坐在屋子里寂寞得都生了虫子。才能浅薄命运不好却不自我估量,想要和稷、契那样的人远远地相提并论。苍天有一天突然降下灾祸,父亲去世了,我依靠谁呢。精神流离失所,肝肠寸断,眼中流血,满脸都是,没有一刻停止。母亲和哥哥哭泣着互相守护,三年里厌恶吃钟山的薇菜。不久听说皇帝下诏书召集众多贤才,于是我从偏远的地方赶到京城。精心地雕琢词句献给天子,想要获取微薄的俸禄让家人高兴。身穿着青色的官服手里拿着笏板,终年奔走,在淮沂做官。淮沂没有山,四周地势低洼,只有庙宇和佛塔特别高大雄伟。常常登上高处惆怅地远望,想念江南那很多青葱的山色。想要回去的心情动荡不安不能抑制,就像突然刮起的大风翻动着旌旗。写信给漕运官府私自陈述情况,仁慈的人同情我而答应了我的请求。暮春三月江水湍急,船桨划动有力,船帆扬起如同转动的机器。回到家登上厅堂拜见祖母,握着她的手泪流满面。出门骑着马随意而行,城郭看起来还是那样,但是认识的人很少了。长久地怀念以前的事情,心里不能平静,回头指着舅舅的馆舍连接着山门。当时那些小孩子在我身边玩耍,现在都已经长大成人,戴着帽子,系着佩带,多么高大挺拔啊。况且山丘上满是秋天的景色,蜜蜂蝴蝶躲藏起来,花草枯萎。让人感慨万千,思绪复杂,不忍心仓促地驾车回去。留下来应当打开酒樽勉强自我安慰,邀请你尽情地喝酒不要违背我的心意。

逐句剖析

"忆昨此地相逢时":回想昨天在这里相逢的时候,

"春入穷谷多芳菲":春天已经来到这深谷之中,带来了很多花草的芳香。

# 芳菲:花革香美貌,此指花草。,穷谷:深谷。

"短垣囷囷冠翠岭":矮墙曲折环绕着翠绿的山岭,

# 冠:覆盖。,囷囷:恩曲。

"踯躅万树红相围":杜鹃花盛开,万棵树都被映红,相互簇拥着。

# 踯躅:花名。羊踯躅、山踯躅的简称,即杜鹃花。

"幽花媚草错杂出":幽静的花朵和妩媚的草错杂地生长出来,

"黄蜂白蝶参差飞":黄色的蜜蜂和白色的蝴蝶高低不齐地飞舞着。

"此时少壮自负恃":这时候我年轻力壮,自恃甚高,

"意气与日争光辉":意气风发,想要和太阳争辉。

# 意气:任性无拘束。

"乘闲弄笔戏春色":趁着空闲摆弄笔墨戏弄春色,

"脱略不省旁人讥":潇洒自在,不在意旁人的讥笑。

# 省:张本作落。

"坐欲持此博轩冕":坐着就想要凭借这些来博取高官厚禄,

"肯言孔孟犹寒饥":怎么会说孔孟还遭受饥寒呢。

# 肯:岂肯。

"丙子从亲走京国":两个兄弟跟随亲人前往京城,

# 丙子:景祐三年(1036)岁次。这年安石父王益丁忧三年满,北上汴京,安石从之。丙:一作两。

"浮尘坌亦缁人衣":一路上风尘仆仆,也弄脏了衣服。

# 缁:黑色,此作动词用,弄黑之意。,坌亦:聚拢。

"明年亲作建昌吏":第二年我亲自担任建昌的官吏,

# 明年:谓景祐四年(1037)。这年四月,王益通判江宁,安石随之。

"四月挽船江上矶":四月的时候在江边拉船靠岸。

# 矶:水中沙石。江上矶,指江宁燕子矶,乃江中石山。

"端居感慨忽自寤":安然地居住着,突然感慨万千,

# 端居:平居。

"青天闪烁无停晖":抬头看天,青天闪烁,没有停止的光辉。

# 闪烁:光不定貌。

"男儿少壮不树立":男子汉大丈夫如果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不树立志向,

"挟此穷老将安归":到了穷困年老的时候将要回到哪里去呢。

"吟哦图书谢庆吊":吟诵诗书谢绝庆贺吊唁之事,

# 谢庆吊:辞绝喜事和丧事的应酬。,吟哦:本指咏诗,此谓放声诵读。

"坐室寂寞生伊威":坐在屋子里寂寞得都生了虫子。

# 伊威:虫名,即今所谓土鳖。

"材疏命贱不自揣":才能浅薄命运不好却不自我估量,

"欲与稷契遐相希":想要和稷、契那样的人远远地相提并论。

# 稷契:稷谓后稷,周代祖先,舜时农官,传说教民播种百谷。契,殷代祖先,舜时司徒,相传掌管文化教育。这两人都是古代传说中关心人民的政治家。

"旻天一朝畀以祸":苍天有一天突然降下灾祸,

# 旻:张本作昊,一作旼。

"先子泯没予谁依":父亲去世了,我依靠谁呢。

# 泯没:谓形迹消灭。

"精神流离肝肺绝":精神流离失所,肝肠寸断,

"眦血被面无时曦":眼中流血,满脸都是,没有一刻停止。

# 曦:干。,眦血:眼眶。

"母兄呱呱泣相守":母亲和哥哥哭泣着互相守护,

"三载厌食锺山薇":三年里厌恶吃钟山的薇菜。

# 三载:王益卒于宝元二年(1039)江宁任上,安石守丧至庆历元年(1041),故云三载。

"属闻降诏起群彦":不久听说皇帝下诏书召集众多贤才,

# 彦:美士,出众的士子。,属闻:适听。属,适值,恰好。

"遂自下国趋王畿":于是我从偏远的地方赶到京城。

# 王畿:皇帝所领之地,此指京城附近。,下国:古谓诸侯之国,此指江宁。

"刻章琢句献天子":精心地雕琢词句献给天子,

"钓取薄禄欢庭闱":想要获取微薄的俸禄让家人高兴。

# 庭闱:亲人所居,此指母亲。

"身著青衫手持版":身穿着青色的官服手里拿着笏板,

# 持版:即笏,品官朝见时所执,有事则书于上,以备遗忘。,青衫:唐宋文官品级最低的服色是青色。

"奔走卒岁官淮沂":终年奔走,在淮沂做官。

# 淮沂:指淮南东路,州治扬州。

"淮沂无山四封庳":淮沂没有山,四周地势低洼,

# 庳:低洼。,四封:犹言四境。

"独有庙塔尤峨巍":只有庙宇和佛塔特别高大雄伟。

"时时凭高一怅望":常常登上高处惆怅地远望,

"想见江南多翠微":想念江南那很多青葱的山色。

# 翠微:山气青翠色。

"归心动荡不可抑":想要回去的心情动荡不安不能抑制,

"霍若猛吹翻旌旗":就像突然刮起的大风翻动着旌旗。

# 猛吹翻旌旗:谓迅风。,霍:急速。

"腾书漕府私自列":写信给漕运官府私自陈述情况,

# 列:布陈。,漕府:漕司的府衙。,腾书:上书。

"仁者恻隐从其祈":仁慈的人同情我而答应了我的请求。

# 祈:求。

"暮春三月乱江水":暮春三月江水湍急,船桨划动有力,

"劲橹健帆如转机":船帆扬起如同转动的机器。

"还家上堂拜祖母":回到家登上厅堂拜见祖母,

"奉手出涕纵横挥":握着她的手泪流满面。

"出门信马向何许":出门骑着马随意而行,

"城郭宛然相识稀":城郭看起来还是那样,但是认识的人很少了。

"永怀前事不自适":长久地怀念以前的事情,心里不能平静,

"却指舅馆接山扉":回头指着舅舅的馆舍连接着山门。

# 接山扉:推开座落于山边的门扇。接:张本作排。,指舅馆:谓走向舅父家。舅父姓吴,住抚州金溪。

"当时髫儿戏我侧":当时那些小孩子在我身边玩耍,

# 髫儿:指幼童。古代小孩下垂的短发叫髫。

"于今冠佩何颀颀":现在都已经长大成人,戴着帽子,系着佩带,多么高大挺拔啊。

# 颀颀:修长俊好貌。,冠佩:头上戴帽,腰上佩玉,是古代成年士子的打扮。

"况复丘攀满秋色":况且山丘上满是秋天的景色,

# 丘攀:阜、篱落。

"蜂蝶摧藏花草腓":蜜蜂蝴蝶躲藏起来,花草枯萎。

# 腓:病,衰。,摧藏:挫伤。

"令人感嗟千万绪":让人感慨万千,思绪复杂,

"不忍苍卒回骖騑":不忍心仓促地驾车回去。

# 骖騑:驾车时位于两旁的马。,苍卒:即“仓猝”,匆忙。

"留当开樽强自慰":留下来应当打开酒樽勉强自我安慰,

"邀子剧饮毋予违":邀请你尽情地喝酒不要违背我的心意。

# 毋:不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忆昨诗示诸外弟》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以春日旧游起兴,通过“幽花媚草”“黄蜂白蝶”等明丽意象追摹少年豪纵,继而转入“男儿少壮不树立”的功业之叹,以“钓取薄禄欢庭闱”自嘲科举追求,终以“欲与稷契遐相希”昭示超越个人荣辱的政治理想。全篇融汇宦途困顿、亲逝之恸与羁旅愁思,末章以强颜邀饮作结,既延续杜甫“沉郁顿挫”的抒情传统,又通过散文化笔法实现叙事与哲思的交织。其意象转换与情感跌宕之间,隐现诗人从个人际遇到家国关怀的思想升华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明道二年(1033年),王安石十三岁,其祖父王用之(曾任卫尉寺丞)去世,他随父返乡葬祖,自此在临川居留三载。这段时光使他得以真正亲近故土,临川的山水形胜与风土民情,自此深深烙印在这位少年眼中。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忆昨诗示诸外弟》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此诗以春日旧游为发端,通过“幽花媚草”“黄蜂白蝶”等明丽意象追忆少年豪情,后转入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感慨。诗中“男儿少壮不树立”直抒胸臆,展现诗人从追求功名到立志改革的思想转变,其间交织着宦海浮沉、丧亲之痛与思乡之情。

2. 分段赏析

首段“忆昨此地相逢时,春入穷谷多芳菲”以烂漫春景起兴,“穷谷芳菲”暗喻青春盛景;颔联“短垣囷囷冠翠岭,踯躅万树红相围”以虬曲短垣与漫山踯躅花构成视觉张力,黄蜂白蝶的动态描写更添生机。颈联“幽花媚草错杂出,黄蜂白蝶参差飞”通过微观视角强化春意盎然之态,自然过渡至“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的人生豪情,“乘闲弄笔戏春色”展现文人雅趣,“脱略不省旁人讥”则显狂放不羁。转折处“坐欲持此博轩冕,肯言孔孟犹寒饥”直抒功名之志,与后文“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的暮年追悔形成强烈反差。中段“两子从亲走京国”至“三载厌食锺山薇”以叙事笔法勾勒仕途坎坷:建昌为吏的江上挽船、居丧锺山的绝食守孝,将儒家孝道与仕途困顿交织呈现。“旼天一朝畀以祸”化用《诗经》“旻天疾威”,暗含对命运无常的控诉。后段“暮春三月乱江水”复现春景,却以“劲橹健帆如转机”隐喻人生转机,“还家上堂拜祖母”至“城郭宛然相识稀”通过空间转换勾连亲情与故园之思。“留当开樽强自慰,邀子剧饮毋予违”以宴饮作结,既有及时行乐的旷达,更暗藏壮志未酬的悲怆。全诗以春景为经,以人生为纬,通过“踯躅红围”“黄蜂白蝶”等意象群与“庙塔峨巍”“秋色满丘”的今昔对照,在时空交错中完成对生命历程的沉痛反思,深得杜甫沉郁顿挫之旨,又具王安石特有的峭拔笔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潘柽《还自钱塘道中》

下一篇:宋·谢枋得《思亲五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