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ì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3
jìng
nuǎn
cǎo
shān
qíng
huā
gèng
fán
zòng
héng
chuān
shuǐ
gāo
xià
shù
jiā
cūn
jìng
míng
huāng
xún
quǎn
fèi
hūn
guī
lái
xiàng
rén
shuō
shì
líng
yuán

译文

野径温暖铺着柔厚的碧草,山气晴净杂花更显得茂繁。一川清水曲曲折折无声流淌,数户村居高高低低依山而筑。午间静憩传来几声鸡鸣,访寻幽境又遇犬吠暮烟。出游归来向人谈起此事,以为所经本是武陵桃源。

逐句剖析

"径暖草如积":野径温暖铺着柔厚的碧草,

# 积:积聚,堆积,形容草丛茂盛。,径:小路。

"山晴花更繁":山气晴净杂花更显得茂繁。

"纵横一川水":一川清水曲曲折折无声流淌,

"高下数家村":数户村居高高低低依山而筑。

"静憩鸡鸣午":午间静憩传来几声鸡鸣,

# 鸡:一作“鸠”。,憩:休息。

"荒寻犬吠昏":访寻幽境又遇犬吠暮烟。

# 昏:黄昏。,犬吠:狗叫声,喻指小的惊扰或者狗叫。,荒寻:犹言寻幽。

"归来向人说":出游归来向人谈起此事,

"疑是武陵源":以为所经本是武陵桃源。

# 武陵源:即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一处世外桃源,中有“鸡犬相闻”之语。武陵,郡名,郡治在今湖南常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即事》是王安石的一首五言律诗,以白描手法描绘春日山居的恬淡意趣。全诗依行踪展开:首联以触觉写足下暖径,颔联以视觉绘山花遍野,颈联以听觉录田园鸡犬,尾联以心境收于悠然忘我。诗中摒弃雕饰,仅用“暖径”“山花”“鸡犬”等素朴意象,便将乡村的安宁闲适凝于笔端,字句间尽显对返璞归真生活的向往。全诗清新自然,丰富了王安石诗歌题材,展现对田园生活的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即事》为宋代王安石所作。王安石一生致力于变法革新,政治生涯起伏跌宕。在其政治活动之余,对自然与乡村生活也有着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此诗作于他在日常游历乡村之时,彼时他暂离政治纷扰,漫步于乡村小径,目睹温暖小径上茂密的春草、晴日山中繁盛的花朵、纵横的河流及错落的村庄,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宁静闲适,鸡鸣犬吠更添生活气息,这些美好的乡村景象触动了他,使他联想到世外桃源武陵源,遂以诗记录下这宁静优美的乡村景致,抒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描绘乡村自然风光的写景诗。诗中描绘了温暖的山间小径上绿草如茵,晴日的山上繁花更加繁茂。一条川水纵横流淌,高低错落着几处村舍。中午时分安静休息时能听到鸡鸣,在黄昏荒僻处探寻能听到犬吠。诗人归来后向人诉说,怀疑自己仿佛到了武陵源。通过对乡村途中景色与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祥和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喜爱,以及对类似世外桃源般美好境地的向往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尾联“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武陵源”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代表着与世隔绝、宁静美好的世外桃源。诗人游历乡村后,将其比作武陵源,委婉表达对乡村宁静优美生活的赞美与向往,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使情感表达更为含蓄深刻。动静结合:“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中,“静憩”和“荒寻”描绘诗人的静态行为,营造出静谧氛围;“鸡鸣午”“犬吠昏”则以午间鸡鸣、黄昏犬吠的动态声音打破宁静。通过动静结合,不仅突出乡村的宁静祥和,更增添了生活气息,让读者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真实与鲜活。白描:在“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中,诗人以质朴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春日乡村的画面。没有过多华丽辞藻,“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直接呈现出温暖小径上春草繁茂、晴日山中繁花盛开的景象;“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简洁描绘出河流纵横、山村错落的布局,使乡村风光如在眼前。对偶:首联“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径暖”与“山晴”,“草如积”与“花更繁”两两相对,从地点与天气、植物状态多角度勾勒春日山间生机,诗歌形式整齐、节奏优美,全方位生动呈现乡村风光,增强艺术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这首诗描绘山村午景,首联从春末夏初日暖花繁之景切入,以“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如电影镜头由近及远,从小径到山色,勾勒出充满生机的画面。颔联“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纵横”“高下”“一”“数”对仗精巧,经纬交织绘就和谐画面,传递出自由宁静氛围。颈联“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炼句精妙,以午时鸡鸣衬宁静,荒野犬吠显清幽,极简洁之语蕴含丰富内容,展现诗人高超语言表现力。诗的前六句宛如桃源图,与《桃花源记》意境相通,足见诗人取景、剪裁匠心独运,以平易之语藏千锤百炼之功。尾联写诗人远足归来,言如临桃源,虽未言景,景却在其中,流露出对桃源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洁清新,气势连贯,张弛有度,从不同视角展示景物,于不经意吟咏间尽显淡静之味。

4. 作品点评

《即事》是王安石田园所作,在写作特色上,白描手法勾勒出乡村清新自然之景,动静结合凸显宁静氛围,以声衬静的技巧让画面鲜活,尾联用典丰富内涵,含蓄表达对田园的向往。从文学地位看,此诗突破其政治诗风格,展现出王安石创作风格的多样性,为其诗歌创作增添别样色彩。整首诗浑然一体,诗中描绘的乡村画面如同一幅淡雅水墨画,清新质朴,对后世田园诗创作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荆公诗“静憩鸠鸣午,荒寻犬吠昏。”学者谓公取唐诗“一鸠鸣午寂,双燕语春愁”之句······盖不知取唐诗“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宋吴曾《复斋漫录》

# 子瞻(苏轼)······曰:此唐人得意句,仆安能道此?

清李宗孔《宋稗类钞》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戴仔《答友人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刘克庄《宫词四首(其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