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李白字太白,
"清风肺腑明月魄":胸襟如清风高洁,魂魄似明月澄澈。
"扬鞭独步止一人":他扬鞭独行天下无双,
"我诵太白手屡拍":我吟诵其诗击节赞叹。
"尝闻太白长庚星":传说李白是长庚星转世,
"夜半星在天上明":夜半时分仍在天际闪耀。
"仰天高声叫李白":仰天呼唤李白之名,
"星边不见白应声":星边却无回应。
"又疑白星是酒星":又疑李白是酒星化身,
"银河酿酒天上倾":银河倾倒琼浆玉液。
"奈无两翅飞见白":恨无翅膀飞越天河,
"王母池边任解酲":唯在瑶池借酒消愁。
"欲游金陵自采石":想游金陵采石矶,
"玩月乘舟归赤壁":泛舟赤壁赏月归。
"欲上箕山首阳巅":欲登箕山首阳山巅,
"看白餐雪水底眠紫烟":看李白餐雪眠于紫烟深处。
"又不知在何处漱瑶泉、":不知他何处饮瑶泉、
"酌霞杯":舀霞光。
"怅望不见骑鹤来":怅望骑鹤身影不至,
"白也如今安在哉":李白现在还在吗,
"我生恨不与同时":我恨不与你同世,
"死犹喜得见其诗":即便他已逝,幸有诗篇传世。
"岂特文章惟足法":岂止文章堪效法,
"凛凛气节安可移":其凛然气节永不可移。
"金銮殿上一篇颂":金銮殿上颂圣之作,
"沉香亭里行乐词":沉香亭畔应景之词。
"此特太白细事耳":此乃太白琐事,
"他人所知吾亦知":他人知我亦知。
"脱靴奴使高力士":脱下靴子羞辱高力士,
"辞官妾视杨贵妃":辞官轻慢杨贵妃。
"此真太白大节处":这是太白的真气节,
"他人不知吾亦知":别人不知道只有我知道。
"歌其什":吟其诗,
"鬼神泣":鬼神为之恸哭,
"解使青冢枯骨立":甚至能让青冢的枯骨重新站立。
"呼其名":叫他的名字,
"鬼神惊":连鬼神都会震惊,
"惟有群仙侧耳听":唯有天上的群仙侧耳倾听。
"我今去取昆山玉":我要取来昆仑山的美玉,
# 昆:一作崑。
"将白仪形好彫琢":精心雕琢出李白的仪容风骨。
# 彫琢:一作雕琢。
"四方上下常相随":四方上下永相随,
"江东渭北休兴思":不必再为江东渭北的漂泊而叹息。
"会须乞我乾坤造化儿":定要恳求天地造化之神,
"使我笔下光焰万丈长虹飞":让我的笔下迸发出万丈长虹般的光焰!。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
陈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原名汝能,字同甫,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绍熙进士。光宗时授签书建康府判官,未赴任而卒。陈亮是浙东事功学派的永康学派主要代表,倡导经世济民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问无非事”。他与朱熹友善,两人多次进行“王霸义利之辩”。才气超迈,喜谈兵,屡次上书力主抗金,反对和议。所作政论气势纵横,笔锋犀利;词作感情激越,风格豪放。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
1. 分段赏析
“李白字太白,清风肺腑明月魄”,以“清风”“明月”喻李白高洁通透的品格,暗合其诗中“清水出芙蓉”的天然意境。化用李白“对影成三人”意象,凸显其超凡脱俗。“扬鞭独步止一人,我诵太白手屡拍”,“独步”写李白孤傲不群,“手屡拍”显陈亮诵诗时激越共鸣,呼应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的狂态。“尝闻太白长庚星,夜半星在天上明”,将李白比作“长庚星”(金星),既赞其诗才如星辉耀古今,又暗含“谪仙”下凡的宿命感。“仰天高声叫李白,星边不见白应声”,凸显李白已逝的遗憾与诗魂不灭的永恒。“又疑白星是酒星,银河酿酒天上倾”,双关“酒星”与“诗星”,想象银河为李白酿酒,呼应其“斗酒诗百篇”的豪情。“欲游金陵自采石,玩月乘舟归赤壁”,撷取李白游踪(采石矶、赤壁),以“玩月”“乘舟”再现其浪漫诗境,暗含对盛唐气象的追慕。“欲上箕山首阳巅,看白餐雪水底眠紫烟”,虚构李白隐居场景(箕山、首阳山),以“餐雪”“眠紫烟”强化其隐逸高士形象,对比现实中的仕途坎坷。“脱靴奴使高力士,辞官妾视杨贵妃”,聚焦李白“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典故,赞其蔑视权贵的傲骨,与杜甫“天子呼来不上船”异曲同工。“歌其什,鬼神泣,解使青冢枯骨立”,以夸张笔法写李白诗文感染力,“鬼神泣”“枯骨立”极言其诗魂撼动天地,呼应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我今去取崑山玉,将白仪形好雕琢”,以“昆山玉”喻李白品格,表达欲以诗笔重塑诗仙形象的宏愿,暗含对自身文学抱负的期许。“会须乞我乾坤造化儿,使我笔下光焰万丈长虹飞”,结尾爆发式呐喊,借“乾坤造化”抒写创作激情,与李白“黄河落天走东海”形成共鸣。
上一篇:宋·巫山神女《惜奴娇·紫云绛霭》
下一篇:宋·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