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lán
xiāng

朝代:宋作者:陈亮浏览量:3
wèi
lǎo
jīn
jīng
xiē
zhèng
dōng
dàn
nìng
fāng
fēn
tóu
tiān
yàng
bái
tóng
bān
huáng
xiàng
xián
chù
pái
háng
qiǎn
shēn
ráo
jiàn
xīn
zhuāng
táo
lìng
shuí
jiǔ
chèn
xǐng
xiāo
xiáng
kuàng
shì
huā
kāi
hòu
biàn
便
dié
luàn
huā
guǎn
shèn
fēng
máng
cóng
jīn
cǎi
què
chéng
fáng
qiū
yīng
chéng
shāng
liáng
duō
shǎo
wèi
shuí
tián
qīng
liáng
dài
shuō
cháng
shēng
zhēn
jué
yào
bǎo
fēng
shuāng

译文

秋兰的金色花茎尚未老去,带着些许正气,在东篱下淡雅纯净地一同散发芬芳。有的花朵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白色样式,有的在同一处又有好几种黄色。在闲适的地方,需要把它们一一排列。深浅颜色相互交织,仿佛带着新的妆容。那位陶渊明,要漉取谁的酒呢,趁着清醒细细思索。何况这秋兰花开之后,蝴蝶就会因无花可采而纷乱,哪里还顾得上蜜蜂的忙碌。你从现在开始、采摘花蜜让蜂房酿满。试着与秋英商量。这秋兰的甜蜜,有多少是为了谁,清清凉凉的感觉。若要说出其中的奥秘,长生真正的诀窍,就是要饱经风霜。

逐句剖析

"未老金茎":秋兰的金色花茎尚未老去,

"些子正气":带着些许正气,

"东篱淡泞齐芳":在东篱下淡雅纯净地一同散发芬芳。

# 泞:一作伫。

"分头添样白":有的花朵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白色样式,

"同局几般黄":有的在同一处又有好几种黄色。

"向闲处、":在闲适的地方,

"须一一排行":需要把它们一一排列。

"浅深饶间新妆":深浅颜色相互交织,仿佛带着新的妆容。

"那陶令":那位陶渊明,

"漉他谁酒":要漉取谁的酒呢,

"趁醒消详":趁着清醒细细思索。

"况是此花开后":何况这秋兰花开之后,

"便蝶乱无花":蝴蝶就会因无花可采而纷乱,

"管甚蜂忙":哪里还顾得上蜜蜂的忙碌。

"你从今、":你从现在开始、

"采却蜜成房":采摘花蜜让蜂房酿满。

"秋英诚商量":试着与秋英商量。

"多少为谁":这秋兰的甜蜜,有多少是为了谁,

"甜得清凉":清清凉凉的感觉。

"待说破":若要说出其中的奥秘,

"长生真诀":长生真正的诀窍,

"要饱风霜":就是要饱经风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兰香》是南宋陈亮创作的一首词。通过对秋兰的描写引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词的上阕着重描绘秋兰的形态和色泽。“未老金茎,些子正气,东篱淡泞齐芳”,将秋兰的金色花茎拟人化,赋予其“正气”,展现出秋兰的高洁品质。“分头添样白,同局几般黄”细腻地描绘了秋兰花色的丰富多样。“向闲处、须一一排行”等句营造出一种闲适、优雅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秋兰的独特魅力。下阕由秋兰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况是此花开后,便蝶乱无花,管甚蜂忙”,借蝴蝶和蜜蜂在秋兰花开后的不同表现,暗示世间的纷扰和人们对功名利禄的追逐。“待说破,长生真诀,要饱风霜”,点明主旨,表达出只有经历磨难和挫折,才能领悟人生的真谛,达到长生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

陈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原名汝能,字同甫,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绍熙进士。光宗时授签书建康府判官,未赴任而卒。陈亮是浙东事功学派的永康学派主要代表,倡导经世济民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问无非事”。他与朱熹友善,两人多次进行“王霸义利之辩”。才气超迈,喜谈兵,屡次上书力主抗金,反对和议。所作政论气势纵横,笔锋犀利;词作感情激越,风格豪放。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未老金茎,些子正气,东篱淡泞齐芳。分头添样白,同局几般黄。向闲处、须一一排行。浅深饶间新妆”,开篇点明秋兰虽不如金茎名贵,却具正气,与东篱花卉共绽芬芳。接着描绘秋兰花色丰富,白黄相间,排列有序,如同精心梳妆,展现秋兰淡雅美丽的姿态。“那陶令,漉他谁酒,趁醒消详”,借陶令漉酒典故,营造闲适氛围,暗示词人对高雅闲适生活的追求。下阕:“况是此花开后,便蝶乱无花,管甚蜂忙。你从今、采却蜜成房”,写秋兰开放后,引得蝶乱蜂忙,它们采蜜酿蜜,突出秋兰对蜂蝶的吸引力。“秋英试商量。多少为谁,甜得清凉”,以拟人手法与秋兰对话,思考秋兰为谁奉献甜蜜,引发对秋兰奉献精神的探讨。“待说破,长生真诀,要饱风霜”,最后点明主旨,借秋兰表达人生需历经风霜磨难,才能领悟真谛,升华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孝祥《拾翠羽》

下一篇:宋·刘辰翁《江城子·春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