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东冈二月时":南浦、东冈一带在早春二月的时候,
# 东冈:在金陵城东,一名白土冈。,南浦:本指南面的水边,常用作送别之地的代称。这里当指钟山附近的一处地名。
"物华撩我有新诗":美丽风光撩拨我的诗兴,总能写出新诗。
# 撩:逗引。,物华:美好的景物。
"含风鸭绿粼粼起":春风吹过碧绿的水面泛起粼粼波光,
# 粼粼:形容水清激闪光的样子。,鸭绿:即鸭头绿,深绿色,这里指绿色的水面。,含风:微风中。
"弄日鹅黄袅袅垂":嫩黄的柳枝在阳光的映照下柔美地随风低垂。
# 袅袅:细长柔美的样子。,鹅黄:即鹅儿黄,嫩黄色,此代指初春的杨柳。,弄日:日光下。弄:逗弄,戏弄。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整首诗通过对南浦东冈二月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其在远离政治喧嚣后,于自然中寻得宁静的心境。
2. 写作手法
借代:“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中,“鸭绿”代指春水,“鹅黄”代指新柳,以颜色代指本体,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同时也让语言更加精炼。拟人:“物华撩我有新诗”中“撩”字赋予“物华”以人的动作,仿佛是美丽的春光主动撩拨诗人,从而引发了诗人的诗兴;“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里“含”“弄”二字将风和日赋予了人的情态,生动地描绘出春水在风中荡漾、柳丝在日光下摇曳的姿态,使景物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比喻:“鹅黄”将新柳的颜色比作鹅雏绒毛的黄色,形象地写出了柳丝颜色的鲜嫩、柔和,给人以鲜明的视觉感受。
3. 分段赏析
《南浦》以简练笔触勾勒早春图景,首联“南浦东冈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点明时间与地点,“物华撩我”以拟人手法将自然美景赋予主动性,暗喻诗人对春光的敏锐感知与创作冲动。尾联“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堪称诗眼,“鸭绿”借代春水,“鹅黄”比喻新柳,以鲜明色彩构成视觉对仗;“粼粼”“袅袅”叠词强化动态感,“含风”“弄日”拟人化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态,既展现春风拂柳、波光荡漾的生动画面,又暗含诗人对闲适生活的享受。全诗以乐景写乐情,通过色彩与动态的精妙捕捉,将早春的蓬勃生机与诗人晚年退居金陵时的悠然心境熔铸一体,语言雅丽而意境深远,不愧为王安石晚年写景诗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典范。
4. 作品点评
《南浦》是王安石七言绝句中的佳作。在写作特色上,借景抒情、色彩描写、拟人、对仗等手法运用巧妙,使诗歌富有画面感、情趣和韵律美。语言清新自然,用“鸭绿”“鹅黄”等简洁而生动的词汇描绘出春天的色彩,体现了王安石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从历史和文学地位来看,此诗反映了王安石在退居后的心境变化,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生活的热爱。它不仅是一首写景的诗篇,更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在王安石的诗作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对后世写景抒情诗的创作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上一篇:宋·彭龟年《燕居十六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