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蹑平都古洞天":我踏着平多山的古老洞穴,
# 蹑:踏上。
"此身不觉到云间":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云端。
"抬眸四顾乾坤阔":抬头四处望去,天地辽阔无垠。
"日月星辰任我攀":太阳、月亮和星星似乎都触手可及,任由我攀登。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分段赏析
“足蹑平都古洞天此句”作为开篇,诗人苏轼以“足蹑”二字,轻描淡写地点出了自己踏上平都山的情景。一个“蹑”字,既表现了诗人行走时的轻盈,又暗示了他对这片古老洞天的敬畏与珍视。平都山,作为道教圣地,其神秘与古老的气息,在诗人的笔下被巧妙地勾勒出来,使得读者仿佛能够跟随诗人的脚步,一同踏入这片神秘之地。“此身不觉到云间”随着诗人的步伐,我们仿佛也被带入了高山之巅。此句中,“不觉到云间”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随着高度的提升,已经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更体现了他超脱尘世的意境。这种“不觉”之感,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沉醉,也是对心灵自由的追求。诗人仿佛已经与这片天地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抬眸四顾乾坤阔”此句是诗人抬头仰望四周时的所见所感。一个“抬眸”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和豪迈的气概。而“四顾乾坤阔”的描绘,则进一步强调了天地的广阔无垠。在诗人的眼中,乾坤之大,仿佛无穷无尽,这种景象不仅令人叹为观止,更激发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日月星辰任我攀”作为全诗的结尾,此句将诗人的豪情壮志推向了高潮。诗人以豪迈的笔触,表达了自己仿佛能够攀摘日月星辰的壮志豪情。这种对自然的征服欲,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更象征着他追求精神自由、超越世俗束缚的理想。在诗人的笔下,日月星辰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天体,而是他心中可以攀登、可以征服的目标。这种超越现实的想象,使得全诗在豪迈与浪漫中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下一篇:宋·王沂孙《天香·咏龙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