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pān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3
pān
láng
xiǎo
yáng
chūn
míng
zhū
bái
jīng
shì
rén
zhī
wàng
bài
xià
xiōng
zhōng
chén
pān
chuān
穿
láng
láng
cuì
bǐng
qiāo
xuán
shān
hēi
shǒu
guī
wèi
hài
bīng
zhù
qiū
yuè
shì
rén
zhòng
ěr
qīng
qián
zhāng
zhēng
chī
yán
zhāo
hǎi
xún
bái
kōng
kàn
rén
jiān
huà
xiān

译文

潘郎清晨踏着阳春的气息而来,他所制的墨如同明珠白璧一样让市人惊叹。哪里知道那些望拜在权贵马蹄下的人,他们的胸中充满了尘俗之念。哪里比得上制墨的潘谷穿着破旧的粗布衣服,他制作的墨饼敲在黑色的笏板上声音清脆。他的布衫漆黑,手像龟裂的龟纹一样粗糙,却并不妨碍他内心如冰壶中贮藏着秋月一样纯净高洁。世上的人往往只听信传闻,看重名声,而轻视眼前的真实,为了一点小小的虚名(像张李之类)而争论美丑。有一天像去大海中寻找李白一样去寻找真正的人才时,却只能白白地看着人间那些被称为“墨仙”的虚名了。

逐句剖析

"潘郎晓踏河阳春":潘郎清晨踏着阳春的气息而来,

"明珠白璧惊市人":他所制的墨如同明珠白璧一样让市人惊叹。

"那知望拜马蹄下":哪里知道那些望拜在权贵马蹄下的人,

"胸中一斛泥与尘":他们的胸中充满了尘俗之念。

"何似墨潘穿破褐":哪里比得上制墨的潘谷穿着破旧的粗布衣服,

"琅琅翠饼敲玄笏":他制作的墨饼敲在黑色的笏板上声音清脆。

"布衫漆黑手如龟":他的布衫漆黑,手像龟裂的龟纹一样粗糙,

"未害冰壶贮秋月":却并不妨碍他内心如冰壶中贮藏着秋月一样纯净高洁。

"世人重耳轻目前":世上的人往往只听信传闻,看重名声,而轻视眼前的真实,

"区区张、李争媸妍":为了一点小小的虚名(像张李之类)而争论美丑。

"一朝入海寻李白":有一天像去大海中寻找李白一样去寻找真正的人才时,

"空看人间画墨仙":却只能白白地看着人间那些被称为“墨仙”的虚名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潘谷》是苏轼为赞友人潘谷而作的七言古诗。前四句以“明珠白璧”反衬潘谷的内在质朴,中段通过“破褐”“冰壶秋月”等意象刻画其高洁形象,末四句批判世人追逐虚名,并借“寻李白”表达超脱之志。全诗语言凝练,对比鲜明,融批判与赞美于一体,展现了苏轼对真才实学的推崇和豪放中见深沉的创作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明珠白璧惊市人”与“胸中一斛泥与尘”,将潘谷的朴实高洁与世俗的浮华虚荣形成鲜明对照,暗讽世人仅识外表。比喻:“明珠白璧惊市人”将潘谷所制之墨比作明珠白璧;“未害冰壶贮秋月”把潘谷的内心比作冰壶贮秋月,生动形象。

2. 分段赏析

《赠潘谷》前四句描绘潘谷清晨踏春而来,他所制之墨如同明珠白璧一般,让市人惊叹。以“明珠白璧”反衬潘谷的朴实,表面写其吸引市人目光,实则暗讽世人仅识外表。“胸中一斛泥与尘”比喻潘谷心怀质朴,与“马蹄下”的世俗权势形成反差。中间四句进一步写制墨的潘谷,虽然穿着破旧的衣服,但是他制作的墨饼,敲在黑色的笏板上声音清脆,强调了潘谷虽然生活简朴,但制墨技艺精湛。“冰壶贮秋月”以冰壶喻潘谷的心性澄澈高洁,化虚为实,意境深远。末四句直接批判世人只相信听闻,不重视眼前的实际,为了一点虚名而争论不休。“入海寻李白”一句更是表达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暗含对潘谷境界的推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沂孙《天香·咏龙涎香》

下一篇:宋·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