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yuán
shí
sān
shǒu

朝代:唐作者:李贺浏览量:2
nán
ér
dài
gōu
shōu
guān
shān
shí
zhōu
qǐng
jūn
zàn
shàng
líng
yān
ruò
shū
shēng
wàn
hóu

译文

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复黄河南北被割据的关塞河山五十州。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逐句剖析

"男儿何不带吴钩":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

# 吴钩:吴地出产的弯形的刀,此处指宝刀。一作“横刀”。

"收取关山五十州":去收复黄河南北被割据的关塞河山五十州。

# 五十州:指当时被藩镇所占领割据的山东及河南、河北五十余州郡。

"请君暂上凌烟阁":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

# 凌烟阁:唐太宗为表彰功臣而建的殿阁,上有秦琼等二十四人的像。,暂上:一上,试上。

"若个书生万户侯":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 万户侯:受封食邑达一万户的侯爵,借指高位厚禄。,若个:哪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园十三首(其五)》乃唐代诗人李贺的五言绝句。此诗以两个设问句贯穿,节奏顿挫激越,情感直抒胸臆,将家国之痛与身世之悲毫无保留地倾泻而出。诗中饱含着对韶华易逝的喟叹、抱负难酬的愤懑,语言清新质朴却又极具感染力,诗情隽永深长,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诗鬼”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不应进士科考试。世称李昌谷、李长吉。后世称李贺为“诗鬼”,其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贺的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诗境,在中唐时代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代表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饮酒》等。有《昌谷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南园》诗为组诗十三首里的第五首,乃李贺于应进士试受挫后返回昌谷闲居期间陆续创作而成,其撰作时间大致可确定在公元811年(唐宪宗元和六年)春夏之交。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咏怀诗。诗歌展现了男儿壮志豪情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带吴钩”“收关山”的豪迈呼喊和“凌烟阁”“书生”的鲜明对比,营造了一个慷慨激昂又略带悲愤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却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2. 写作手法

设问:整首诗由两个设问句构成,首问激发豪情,次问深化愤懑,通过设问引导读者思考,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象征:“带吴钩”象征从军行动,“收取关山五十州”象征收复失地的壮志,通过具体物象表达抽象情感,使诗歌意境深远。对比:后两句通过“书生”与“万户侯”的对比,凸显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增强诗歌的批判性和深刻性。

3. 分段赏析

首问泛而兼自省,满溢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壮志豪情。“男儿何不带吴钩”一句,起势峻急,如惊雷乍响,紧接着“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言,恰似悬流飞瀑,自高处倾泻而下,气势恢宏,震撼人心。“带吴钩”象征着毅然决然地从军行动,身佩军刀,毅然奔赴疆场,那份气概是何等的豪迈不羁!“收复关山”则是从军之目的,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诗人又怎能甘愿蛰居乡间,碌碌无为?因此,他心怀建功立业之梦,渴望报效国家,一展宏图。前两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相得益彰。首句“何不”二字,极具表现力,不仅构成了独特的疑问句式,更强化了反诘的语气,使得诗句传情达意之力倍增。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频仍的局势,心急如焚,恨不得即刻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家卫国。“何不”之问,既是自我反问,又透露出势在必行之意,同时也暗含了危急的军情和诗人内心的焦虑不安。此外,它还让人深切感受到诗人那郁积已久的愤懑情怀。李贺身为书生,早已诗名远播,本可凭才学入仕,然而这条进身之路却被“避父讳”这一封建礼教无情阻断,使他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何不”一语,实则是无奈之叹。次句“取”字,举重若轻,势如破竹,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急切的救国心愿。然而,“收取关山五十州”又谈何容易?书生意气,终究难以成就收复关山的大业,而要想摆脱眼前的困境,又非经历戎马生涯、杀敌建功不可。这一矛盾,更加凸显了诗人愤愤不平之情。后两句“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再次发问:封侯拜相,画像凌烟阁的,又有哪一个是书生出身?此处诗人再次运用设问句,使得牢骚之意愈发浓郁。表面上看,诗人似乎是在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却是在进一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诗歌由昂扬激越转为沉郁哀怨,既体现了反衬的笔法,又展现了起伏的节奏,在峻急之中回荡着深沉的感慨。就这样,诗人将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巧妙地融入诗歌的节奏之中,使读者在节奏的感染下,对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李贺的《南园十三首》组诗,大多借园内外景物抒发情感,表达生活与心境。然而此首却别具一格,不借所见之景发端,而是凭空寄慨,在豪情之中透露出愤然之意。这或许是因为这组诗本是同时所作,随意汇编而成,不能仅以题目来限定其内容和风格。

4. 作品点评

《南园十三首(其五)》全诗风格刚健激越,语言简洁明快,既有直抒胸臆的豪言,亦有发人深省的诘问,句式整齐有力,节奏铿锵顿挫,情感炽热奔放。反问、设问的巧妙运用,典故的精准化用,更强化了诗歌的感染力。此诗以豪迈之语道出男儿壮志,借凌烟阁事叩问书生命运,展现出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悲愤,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欲弃毛锥,亦自愤也。

清黎简《李长吉集》

# 裴度伐昊元济,蔡、郓、淮西数十州至是尽归朝廷。贺盖美诸将之功,而复羡其荣宠,故不觉壮志勃生。

清姚文燮《昌谷集注》

# 观凌烟阁上之像,未有以书生而封侯者,不得不弃笔墨而带吴钩矣。

清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

# 如文潞公(文彦博)之破贝州,王文成(王守仁)之擒宸濠、平八寨,何不可万户侯耶?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下一篇:唐·王昌龄《闺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