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外雨":帘子外,雨水落下。
"洗尽楚乡残暑":洗净了楚地乡村残留的暑气。
"白露影边霞一缕":白露时分的云影旁,透出一缕晚霞。
"绀碧江天暮":江天暮色中,青红与碧绿交融。
# 绀:天青色。
"沉水烟横香雾":沉水香的轻烟弥漫如雾,香气浮动。
"茗碗浅浮琼乳":茶碗里浅浅浮着琼脂般的茶沫。
# 琼乳:喻茶。
"卧听鹧鸪啼竹坞":卧着聆听鹧鸪在竹林边啼叫。
"竹风清院宇":竹间清风拂过,庭院更显幽静。
北宋词人
谢逸(1068?~1112?),宋代词人。字无逸,号溪堂,临川(今江西抚州)人。谢逸不附权贵,一生过着安贫乐道的清苦生活,作诗文自娱。谢逸以咏蝴蝶诗三百首知名,人称“谢蝴蝶”。他与弟谢薖并称“二谢”,又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文词洗炼,有古意,颇受黄庭坚欣赏。其词多咏风花雪月,离愁闺情。其文气势磅礴,自由奔放,感情真挚动人,语言流畅自如。著有《溪堂集》《溪堂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秋景词。全词描绘了秋雨初霁后的江天暮色与焚香品茶的闲居生活,抒发了词人远离尘嚣的隐逸闲适之情。
2. 写作手法
白描:“白露影边霞一缕”,“白露”“霞一缕”仅用名词组合,无任何形容词或修饰语,仅通过“影边”点明露珠与霞光的位置关系,画面干净利落。抓住“白露”的晶莹与“霞”的绚烂,以“一缕”限定霞光形态,既显其纤细柔美,又暗示暮色渐浓的微妙时刻。不写背景,仅描写露珠边缘的霞影,细节传神。渲染:“绀碧江天暮”,“绀”青中透红、“碧”青绿色以色彩描写,描绘江天交融的暮色,强调色彩的饱和与层次,突出黄昏的壮丽。以“江天”为广阔的载体,“暮”点明时间,通过色彩渲染将天地笼罩于恢弘暮霭中,为全诗奠定苍茫基调。
3. 分段赏析
上片首句“帘外雨”以简笔勾勒环境,点出秋雨淅沥之景。“洗尽楚乡残暑”中“洗尽”既写秋雨涤荡夏末余热的过程,又暗含时序更迭的清爽感。“白露影边霞一缕”运用白描手法聚焦白露时节的微末意象,天边霞光如丝带般缠绕云影,与“绀碧江天暮”形成色彩对比,绀(青红)与碧(青绿)交融的暮色江天,宛如水墨渲染,以宏阔画面衬托霞影之纤柔,展现画家般的构图功力。下片“沉水烟横香雾”转写居室雅趣。“沉水”指沉香,烟霭袅袅如雾弥漫,“横”字绘出香气流动之态,与“茗碗浅浮琼乳”呼应,茶沫如乳,浮于碗中,“琼乳”以玉喻茶沫之莹白,嗅觉与视觉交织,凸显闲适生活的精致。结句“卧听鹧鸪啼竹坞”由静入声,“鹧鸪啼”以鸟鸣衬竹坞清幽,“竹风清院宇”则借风扫竹叶的飒然之声,结束于庭院澄澈之境。“清”字统摄全局,将雨后的视觉的干净、茶烟的嗅觉的雅香、鹧鸪的听觉的寂静,都营造了一种脱俗超然的氛围。
上一篇:宋·张继先《还山》
下一篇:宋·黄庭坚《踏莎行·临水夭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