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竹节访黄龙":我手持竹制手杖探访黄龙洞,
# 黄龙:华严寺左边山有岩穴,此洞或名白黄龙。旧时代,许多山寺中有黄龙洞。因查不到有关记载,未得确解。
"旧穴空遗虎子踪":旧日的洞穴里只留下幼虎的踪迹。
# 旧穴空遗虎子踪:据《雩都县志》载,华严寺左有岩穴,高不过五尺,而深广倍之。“山西别一洞天,学士大夫谈道者多聚焉。岩左有泉流石罅,……”这句诗是说,现在这里人迹罕至,洞里只有小老虎的足痕了。
"云锁断崖无觅处":云雾锁住了断裂的崖壁无处寻觅,
# 云锁断崖无觅处:是说半山腰里云雾缭绕。
"半山松竹撼秋风":半山腰的松林竹林在秋风中剧烈摇动。
# 半山松竹撼秋风:此句倒装,意为“秋风撼半山松竹”。撼:摇动。
南宋初抗金名将
岳飞(1103~1142),南宋将领。字鹏举,谥武穆,后追谥忠武,湖北西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一生身经百战,屡建奇功,所率“岳家军”以军纪严明、骁勇善战著称。因反对宋金议和,遭宋高宗、秦桧忌惮,被解除兵权后遭诬陷谋反,下狱。绍兴十一年以“莫须有”的罪名与其子岳云及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岳飞的诗词散文都慷慨激昂,文辞刚劲。其早期喜欢在途中即兴写一些题壁、题记或诗赋。其能文且善墨,在词风和书法上都受到了豪放派苏轼的影响,遒劲洒脱。代表作品有《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满江红》。著有《岳武穆遗文》。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也是一首山水咏怀诗。描绘了岳飞手持竹杖寻访雩都华严寺黄龙洞旧迹,却只见虎子踪痕、云锁断岩的幽深景象,以及半山松竹在秋风中摇曳的苍劲画面。全诗既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追思,又隐现了诗人面对抗金事业受阻时的孤寂心境,更以秋风中屹立的松竹寄托了其矢志不渝的报国豪情。
2. 分段赏析
“手持竹杖访黄龙”此句以动作开篇,勾勒出诗人寻访黄龙岩洞的孤影。“手持竹杖”既暗示行路之艰,又体现岳飞亲历亲为的务实作风;“访黄龙”则点明主题,黄龙或为当地传说中的岩穴,亦可能隐喻抗金志士的踪迹或理想未果的追寻。全句以简练笔法,将历史遗迹与个人行动结合,暗含对往昔豪情的追忆与当下境遇的怅惘。“旧穴空遗虎子踪”中“旧穴”呼应首句“黄龙”,指代岩洞或历史遗迹,通过“空”字强化失落感。虎子的踪迹象征短暂存在或未竟之业,暗喻岳飞抗金事业中敌我消长、理想难继的困境。此句以自然意象隐喻时局,既实写岩洞荒芜又虚写壮志未酬,形成历史沧桑与个人悲慨的相互映照。“云锁断岩无觅处”中“云锁”以动态拟人化描写云雾缭绕的险峻山势,“断岩”则凸显地质的破碎与阻隔。此句既实写罗田岩的奇险景观,又暗喻抗金道路的艰险与朝廷的阻挠。寻访无果的怅惘与自然之力的压迫感交织,进一步深化了全诗的苍茫意境。“半山松竹撼秋风”以“松竹”象征坚韧品格,“撼秋风”则通过自然力量的对抗展现不屈精神。松竹虽处半山,却能抵御秋风摇撼,暗喻岳飞虽屡遭挫折,仍坚守报国之志。此句以景结情,将悲慨转化为昂扬,呼应前文“虎子踪”的失落,形成情感上的跌宕与升华。
下一篇:宋·陈普《孟子·义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