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提诗壁漫黄埃":寺庙的诗壁上布满了黄尘,
"忽忽笼纱两过梅":时光匆匆,两次经过都见梅花绽放。
# 两:张本作雨。
"老值白鸡能不死":年老时遇上变故却能存活下来,
"复随春色破寒来":又随着春天的景色冲破寒意而来。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记游诗。介绍了其两度游历齐安旧地的见闻感悟,描绘了寺庙诗壁积满黄尘、轻纱笼梅的萧疏景致,借“白鸡”意象传递冬春交替的生命感悟。全诗以简淡笔触体现了季节变迁与岁月沉思,营造了清幽而略带沧桑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与生命延续的感慨,且押灰韵、结构严整。
2. 分段赏析
“招提诗壁漫黄埃”,赏析:“招提”指寺庙,这句写寺庙里诗壁上已经蒙上了一层黄尘。“漫黄埃”既写出了诗壁久未被打理的状态,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岁月沧桑之感,为下文写两次经过此地做了铺垫,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时光悄然逝去的感慨。“忽忽笼纱两过梅”,赏析:“忽忽”表现时间过得很快,“笼纱”可能指观赏梅花时的情景,“两过梅”说明两次经过此地都看到了梅花开放。这句既写出了时光的匆匆,又通过梅花两次绽放,形成一种呼应,让人感受到岁月的循环与流逝,暗含着对时光易逝的轻叹。“老值白鸡能不死”,赏析:“白鸡”在古代有时与不祥之事相关,这里诗人说自己年老之时遇上这些,却能平安健在。这句直接抒发了对自身得以存活的庆幸,虽有对衰老的感慨,但更多的是一种历经世事后的豁达与坚韧,情感真挚朴实。“复随春色破寒来”,赏析:“复”字呼应前文的“两过”,写出又一次随着春天的脚步冲破寒意而来的情景。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希望与生机,诗人将自己融入这春日景象中,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寒意被春色驱散,也暗含着内心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