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求富并求贵":何必要追求富有并且追求显贵。
"不必文章如白侍":也不必期望文章写得像白居易那样好。
"研穷性命好生涯":深入探究生命本性,才是美好的生活,
"保惜根源真活计":珍惜守护生命的根源,才是真正的生计。
"藏机隐密玄中最":隐藏玄机、保守秘密,是道家玄妙之中最紧要的。
"肯向人前夸提对":怎肯在人前炫耀口才、与人对答争辩呢。
"琼浆玉液饮千钟":饮用千杯琼浆玉液,
"霞友云朋酬一醉":和霞友云朋喝醉一次。
道教全真道第二代掌教,“北七真”之一
马钰(1123~1183),道教全真道第二代掌教。原名从义,字宜甫,入道后更名为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山东宁海(今山东烟台牟平区)人。出身地方大族,富甲州里,人称“马半州”。海陵王贞元间进士,家豪富,大定八年从王喆出家学道。在王重阳仙逝后执掌全真道门。蒙古至元六年,敕封“丹阳抱一无为真人”。元武宗加封其为“丹阳抱一无为普化真君”。马钰是全真道“北七真”之一,继承王重阳性命双修理论,以清静、无为而定全真修炼风貌,以心合性,以神气释性命而终以静净无为统道,被后人赞评为“启迪全真,发挥玄教者也”。主张“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净为基”。著作有《洞玄金玉集》《丹阳神光灿》《渐悟集》等。
1. 分段赏析
上阙:“何须求富并求贵。不必文章如白侍”开篇直接表明观点,认为不必去追求财富和显贵,也不必苛求文章像白居易那样出色。这是对世俗价值观的一种否定,为引出修道的主题做铺垫,体现出作者超脱世俗的观念。“研穷性命好生涯,保惜根源真活计”进一步阐述修道的内涵,指出深入探究生命的本性和根源,将其作为生活的方式和生计,强调了修道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点明了修道才是值得追求的正确道路。下阕:“藏机隐密玄中最。肯向人前夸提对”这两句讲述修道的方法和态度,在玄妙的修道之理中,要懂得隐藏机密,不轻易在他人面前夸耀自己对玄理的对答。体现了修道者应有的内敛和谦逊,以及对修道之道的尊重。“琼浆玉液饮千钟,霞友云朋酬一醉”描绘了修道生活的美好场景,以琼浆玉液比喻修道过程中获得的美好感受,与霞友云朋一起同醉。展现出修道生活的自在、惬意和超凡脱俗,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修道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上一篇:元·王哲《得道阳》
下一篇:元·李俊明《点绛唇 酒赠申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