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ē
·
·
zèng
gōng

朝代:元作者:马钰浏览量:3
hào
yún
yóu
shì
xìng
huá
zōng
shì
qīn
bài
cóng
jīn
wéi
ròu
yǎng
ēn
lián
zhōng
xián
xiāng
zhú
gào
xiōng
tīng
zhǔ
ér
sūn
yǒu
ér
sūn
yuàn
zǎo
huī
xīn
míng
xìng
zhú
zhàn
qīng
xián
xiū
jiāng
lái

译文

喜欢云游四方,这就是我马钰。有幸遇到同宗的您,您待我如同亲族一般。从今日行过拜礼,我们便是骨肉至亲。感激您的恩情与怜爱,整日里悠闲地相伴相随。请兄长,听我一句叮嘱。不必为儿孙操心,他们自然有各自的福禄。希望您能早日看淡世事,让本性如烛火般明亮。占据这份清闲,修得将来的福报。

逐句剖析

"好云游":喜欢云游四方,

"是马钰":这就是我马钰。

"幸遇华宗":有幸遇到同宗的您,

"一视如亲族":您待我如同亲族一般。

"拜礼从今为骨肉":从今日行过拜礼,我们便是骨肉至亲。

"仰荷恩怜":感激您的恩情与怜爱,

"终日闲相逐":整日里悠闲地相伴相随。

"告吾兄":请兄长,

"听我嘱":听我一句叮嘱。

"莫虑儿孙":不必为儿孙操心,

"自有儿孙禄":他们自然有各自的福禄。

"愿早灰心明性烛":希望您能早日看淡世事,让本性如烛火般明亮。

"占取清闲":占据这份清闲,

"修取将来福":修得将来的福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苏幕遮·赠马公》是金代马钰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写给友人“马公”的赠答之作,题材围绕与友人的交往及劝勉展开。词中先是表达了与对方亲如骨肉的情谊,后又劝友人不必忧虑儿孙,应清心明性、追求清闲以修未来之福,体现出对友人的关怀与超脱的处世态度。语言质朴直白,情感真挚,风格自然明快。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道教全真道第二代掌教,“北七真”之一

马钰(1123~1183),道教全真道第二代掌教。原名从义,字宜甫,入道后更名为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山东宁海(今山东烟台牟平区)人。出身地方大族,富甲州里,人称“马半州”。海陵王贞元间进士,家豪富,大定八年从王喆出家学道。在王重阳仙逝后执掌全真道门。蒙古至元六年,敕封“丹阳抱一无为真人”。元武宗加封其为“丹阳抱一无为普化真君”。马钰是全真道“北七真”之一,继承王重阳性命双修理论,以清静、无为而定全真修炼风貌,以心合性,以神气释性命而终以静净无为统道,被后人赞评为“启迪全真,发挥玄教者也”。主张“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净为基”。著作有《洞玄金玉集》《丹阳神光灿》《渐悟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好云游,是马钰”,以简洁的自述点明自己喜爱云游的性情,拉近与对方的距离。“幸遇华宗,一视如亲族”“拜礼从今为骨肉”,直接抒发了与“马公”相遇后的亲近之感,将对方视为亲族、骨肉,体现出二人情谊深厚。“仰荷恩怜,终日闲相逐”则描绘了承蒙对方关照、终日相伴的闲适场景,进一步强化了彼此的亲密关系。下片“告吾兄,听我嘱”,以亲切的称呼转入劝勉,语气诚恳。“莫虑儿孙,自有儿孙禄”,用朴素的道理劝慰对方不必为儿孙过度操心,暗含对世事顺其自然的态度。“愿早灰心明性烛”“占取清闲,修取将来福”,则是希望对方能清心明性,追求清闲生活以修未来之福,既体现了对友人的关怀,也流露出超脱世俗的处世观念。全词没有复杂的艺术技巧,却以真挚的情感和直白的语言,将与友人的情谊及劝勉之意表达得清晰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王恽《如梦令·半世随波从众》

下一篇:元·长筌子《二郎神·叹平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