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闻先朝陵寝":当时听到先朝的陵寝,
# 陵寝:帝王陵墓建筑。,先朝:前朝。此处指朱明王朝。
"有不忍言者":其破败惨状让人不忍言语。
# 不忍言者:指破败惨状不忍言。
"碧草带芳林":青草茫茫连着丛林一片,
"寒塘涨水深":寒冷的深塘春水上涨。
"五更风雨断遥岑":五更时分的风雨,阻断了远方的山峦。
# 遥岑:远山。山小却高谓“岑”。
"雨下飞花花上泪":雨水滴到花上好像花流下眼泪,
"吹不去":风吹不散,
"两难禁":让人难以承受。
"双缕绣盘金":陵寝中双金丝线绣成的盘龙袍,
# 盘:盘龙,用金丝线绣团盘龙状。,双缕:双丝线。
"平沙油壁侵":上面广阔沙原的油壁车也受到侵蚀。
# 油壁:油彩绘饰的车。指代陵寝。
"宫人斜外柳阴阴":宫女埋葬处柳色阴阴。
# 宫人斜:葬宫娥处,泛指宫人之墓。
"回首西陵松柏路":回头看松柏中的西陵路,
# 西陵:此指坐落在北京天寿山的明十三陵。
"肠断也":将寸断的肝肠,
"结同心":联结成一颗心。
南明抗清将领、文学家
陈子龙(1608~1647),南明抗清将领、文学家。字人中、卧子,号轶符、海士、大樽,松江华亭(今上海)人。崇祯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乾隆朝谥忠裕。陈子龙诗歌成就较高,早期继承“后七子”诗歌传统,有复古倾向。国破后诗风转为感时伤事、悲愤苍凉,有“明诗殿军”之誉。亦能词。主要作品有《渡易水》《怨诗行》《诉衷情·春游》等。著有《陈忠裕公全集》传世,还编有《皇明经世文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爱国词,描写了词人在听闻先朝陵寝遭到破坏后,内心涌起的悲伤与无奈,同时坚定地表达了他对于复兴明室的执着信念。
2. 分段赏析
上片:“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描绘了寒食时节,碧绿的青草环绕着芳林,寒冷的池塘水位上涨,水面开阔。这两句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凄清的春景图,为全词奠定了忧伤的基调。“五更风雨断遥岑”,写出五更时分风雨交加,阻断了远处的山峦。风雨的肆虐,不仅增添了环境的萧瑟感,也暗喻着国家命运遭受的无情打击,借景抒情,将风雨与家国变故相联系。“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雨水打落花朵,花瓣上的水珠仿佛是泪水,风吹也吹不掉,让人难以承受这种悲伤。此句以花喻人,花上泪既写自然景象,又暗指内心的哀伤,将亡国之痛寄托在落花之上,情感细腻而深沉。下片:“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写精美的绣品和装饰华丽的车子,原本是宫廷中奢华之物,如今却在荒野中被岁月侵蚀。通过今昔对比,展现出曾经繁华的消逝,暗含对故国覆灭的惋惜与痛心。“宫人斜外柳阴阴”,描绘宫人墓地外柳树成荫的景象,柳阴阴既写出环境的阴森冷清,也借宫人墓地暗示王朝的衰败,物是人非之感油然而生。“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回首前朝陵寝所在的西陵,松柏掩映的道路,令人肝肠寸断,即便如此,内心仍渴望与故国结下同心。此句直接抒发对先朝的眷恋,以及对国家覆灭的悲痛,将爱国之情推向高潮,展现出对故国难以割舍的深情。
上一篇:明·王伯稠《和韵》
下一篇:明·刘基《绝句·人生无百岁》